阅读历史 |

第309章 斗酒比赛(1 / 2)

加入书签

切割全羊的人回到屋里后,也和刚才一样再切割一次“德吉”献给炉灶。做完这些礼仪之后,他再从羊胸椎上片下一块肉放在羊额头上,请主客和其他在座的人品尝。这叫大家“分享首思”。与此同时,要安排专人献祝辞,这次祝词的人是蒙古国第一神射手哲别。

诵祝前,蒙古的天可汗要向祝辞人敬酒一杯。祝辞人用无名指蘸酒弹酹,然后举杯祝辞。诵祝辞的姿势:老年人坐着,中年人单腿跪着,年轻人站着。主次内容因人、因事、因地区不同而各异。比如有一则祝辞这样唱道:“铁木格图成吉思汗,迎去花容月貌的孛儿帖只斤夫人。宰一只花脸的羯绵羊,装在水晶盘里招待贵宾。”

这是铁木格图可汗定下的礼制,是蒙古人待客的传统,是忠厚和贞洁的标志,是至诚心意的象征。

大家斟一杯酒互相唱和之后,祝辞人接着说一声“结!”(请用刀)。并举杯继续祝福道:“按着老规矩敬献,请各位都来品尝。遵循旧风俗奉献,请各位都来举觞。”再斟一杯,众人回敬唱和。

之后,祝辞人接着说:“结!”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地区差异,蒙古族各地的首思各有不同的卸法和献法,祝辞也各异。中国有句俗话叫:“礼多人不怪”。在蒙古国居住地区食用全羊,也有许多礼仪。以鄂尔多斯为例,在鄂尔多斯地区,吃首思的时候不能直接用嘴来啃,一般是用刀子割食,或用手撕上送到嘴里。可以吃不了放回盘里,却不能把骨头上的肉全部啃尽,露出森森白骨,因为这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的一种侮辱。

吃过首思后,撤首思仍由卸整羊的人来完成。卸全羊人面向最长者。全场年纪最大又有身份的就属西夏使团里的杨香武了。所以卸全羊的天可汗之子拖雷,行屈膝礼说道:“大家请用首思!”

如果从最长者开始,大家一齐回答:“用过了!”就可以把木盘端下去。如果某一个人还在吃肉,或最长者默而不答,那就表示没有吃好,木盘还不能撤下去。撤时要从最长者头上开始,把木盘顺时针转一下,面朝客人倒退着走出去。首思撤走后,来客一定要吃主人的汤饭,不吃汤饭就等于没有吃首思。

汤饭就是煮首思汤中加入大米糜米跟查嘎一起煮成的稀饭。称作蒙古饭,因为大家在观念上看得很重,所以来客不吃也得尝尝,否则就是失礼。

长期以来,外国使者都害怕来蒙古国做客,原因是蒙古人太能喝酒,怕被灌醉。西夏使臣们也不例外,需要大口喝酒大块吃肉,才能表现出对主人家的尊敬,否则主人会生气。

蒙古的天可汗自然是好酒量,不然在蒙古也难以服众。经过几轮敬酒之后,第一个倒下的竟然是西夏使团领队的吴林仁。平日中他就是花天酒地,但是实际上酒量非常得差,这不连斯琴公主一个弱女子都还丝毫没有任何醉意,他已经趴在座位上呼呼大睡了。

扎木合今天让位于吴林仁心中正有不爽,见他趴倒在桌子上,将酒杯中的马奶酒一饮而尽,哈哈大笑道:“没想到号称酒量和蒙古人一样好的西夏也不过如此嘛,堂堂的一个使者长没几下就醉倒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