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8章 全羊宴(1 / 2)

加入书签

眼看双方就要剑拔弩张,还是斯琴公主站出来说了一句话,“扎木合叔叔,希望你遵守你之前的诺言,你应该知道我在说什么吧?”

扎木合心中一惊,之前他就和斯琴公主约定好,自己不会再阻挠蒙古与西夏的结盟一事。如果违背了斯琴公主就再也不会认他这个叔叔了,扎木合不忍心失去这位如花似玉让他心动的女子,只能“哼”了一声,离开了自己的座位来到吴林仁旁边。

“吴大人请上座。”

吴林仁推辞一番,见扎木合态度强硬,也就如坐针毡地坐上了天可汗的左边。天可汗不知道斯琴公主和扎木合之间有什么约定,其他人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宴会还在继续进行……

在蒙古的传统宴会中,礼献全羊是蒙古人款待贵宾的传统礼仪,也是招待客人的最高礼遇。鲁小鱼等人刚刚在蒙古的牧民家中就感受到了他们招待贵宾的热情。

蒙古牧民对来客,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一见面总是热情问候:“他,赛音百努。”(您好或阿末日、赛音、百努!”(安好),随后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请客人进蒙古包,全家老少围着客人坐下,问长问短,好似自家。

让卢晓余印象深刻的是在喝奶茶之后,慷慨大方的主人把香甜的黄油、奶皮、醇香的奶酒、酥脆的油炸果子和炒米、奶茶、奶酪以及独具草原风味的“手扒肉”摆在客人面前,请客人痛饮饱餐。主人若对客人表示特别敬意,常把奶壶、酒壶托在哈达上端出来。蒙古把酒看作各食品的精华,敬酒是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尊敬,有时还唱一些表示欢迎和友好的歌曲来劝酒,客人接杯畅饮,主人就格外高兴。

遇到像今天这样宴会西夏使团的使者这样特别尊贵的客人,常摆整羊席。蒙古国叫它“乌查”,也有叫“秀斯,”,“布乎利”的。蒙古人对客人的食宿常不取酬谢,无所计较,并认为对客人的招待小气吝啬是看不起人家的表示。当客人告别的时候,常常是举家相送,指明去路,并一再说“白乙日太!”白乙日太乌查热亚(希望我们愉快地再见),“阿木日、赛音、雅巴!”(祝您一路平安)。

卢晓余还注意到蒙古人在接待贵宾的时候还会递鼻烟壶,这是蒙古民族古老的习俗,也是普通的相见礼以表示敬意,友好。在蒙古包里作客,殷勤好客的主人,常常要拿出一个精致象个瓷瓶样的小壶,敬给客人嗅。

递鼻烟壶也有一定的规矩。如果是同辈相见,要用右手递壶,互相交换,或双手略举,鞠躬互换,然后各自倒出一鼻烟,用手指抹在鼻孔上,品闻烟味,品完再互换。如果是长辈和晚辈相见,要微欠身,用右手递壶,下辈脆足,用两手接过,各举起闻嗅,然后再互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