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七十六章 再创东吴(1 / 2)

加入书签

可以说自孙权带领东吴,联合刘备势力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后,威望空前高涨,加上军事上先后有周瑜和鲁肃两任都督支持,东吴上下尽都听其调遣。

只是孙权合肥一战失利,加上被张辽在逍遥津狠狠秀了一把后,威望打了一个对折都不止,国中上下每每有阳奉阴违之人,而到了孙权下令吕蒙主持背刺关羽的计划并付诸实行后,孙权的人望更是低到了一个新水平,朝中开始出现质疑及反对的声音了,这从东吴“二宫之争”后,孙权连太子也要流放出去就可见一斑了,正常的做法应该是杀鲁王、扶太子上位的,这就证明孙权已经没有信心完全掌控朝局了,只能两边各打五十大板,将此事勉强压了下来。

自合肥之战,孙权领十万大军也无法攻下张辽七八千人防守的城池后,东吴无论朝政还是军事,逐渐变成了一个烂泥潭,孙权纵再有雄心壮志,由于自己的力量大损,在国内世家大族及拥兵将领的掣肘下,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一切求稳,再寻求良机为东吴谋一条出路。

而背刺成功关羽后,虽然东吴是取得了荆州大部分区域,但是由于荆州乃是直接与曹魏接壤的四战之地,没有了蜀汉势力在这里作缓冲,东吴为了全面防御曹魏可能的进攻,在荆州投入了大量防守力量,防守自保都稍嫌不足,就不用说攻取合肥,攻下青徐二州了。

如此一来,东吴就更是死水一潭,国内诸多文臣武将,都是与世家大族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心中都只想保着自己的地位和利益,一切进取的行为都伴随着风险,而只顾保全现在所有一切的东吴集团,已经难以再有进取的行动了。

所以自赤壁之战,东吴拿得出手的战绩就只有两场,一场是荆州夺回战,这是靠着背盟偷袭此等不光彩的手段打赢的,而国与国之间的争斗,如何会每次都有偷袭的良机,若无当面锣对面鼓这种硬碰硬的实力,国家沦丧那是早晚的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