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七十五章 东吴末代皇帝(1 / 2)

加入书签

至于孙皓,后世之人对其的印象只是东吴末代皇帝而已,不过其实孙皓并不是如此无名之辈,孙皓乃是当年孙权所立太子孙和的长子,幼年时候也甚得孙权喜爱。

当年由于孙权晚年昏聩,朝政混乱,群臣分站太子孙和(孙权三子)、鲁王孙霸(孙权四子)两派,互相倾轧,引发了东吴历史上著名的“二宫之争”,孙权眼见朝局越发险峻,恐怕自己死后,东吴会如同当年袁绍势力一样,群臣只顾内斗而不顾外敌,最终惨被毁家灭族。

于是孙权不得不振作起来,心狠手辣地幽禁了太子孙和、赐死了鲁王孙霸,并杀死及罢黜了不少两派的党羽,待朝中再无两派争吵的声音后,孙权就下定决心,另立了自己的第七个儿子孙亮为太子,废去孙和太子之位,贬出建业,流放到故鄣。

虽然后来孙权有所后悔,复立孙和为南阳王,甚至在孙权病逝后,当时执掌大权的诸葛恪似有重新拥立孙和为帝的想法(诸葛恪乃是孙和王妃张氏的舅舅,诸葛恪曾有传言给张氏,让其“位超众人”,而且诸葛恪更修整武昌的宫殿,其属下有言其计划迁都),不过最后诸葛恪被孙峻诛杀,孙峻便以此为由,废黜了孙和的王位,并赐死了孙和,其王妃张氏也随其自尽身亡。

而孙皓的生母,孙和次妃何氏,为了孙和遗孤不致无人抚养而夭折,并没有殉死,而是艰难地将孙皓及何氏所生的三个子女一起抚养长大。

孙皓由于其父亲的关系,幼年时候应该颇享受过不少日子的富贵生活,然后随着其父亲孙和地位的起起落落,孙皓的美好生活也是屡次得到又失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