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3章 饱食足睡(1 / 2)

加入书签

而军队日常所用,所涉及的人就复杂了,首先军队主将肯定要买通,还有粮草官及军中管理粮草的吏员,以及运送粮草的将士也要全部搞掂。

军队主将和粮草官及吏员,乃是决定军中何时到军粮储备仓取粮的人,若不买通这些人,万一仓中正好没粮,军中却派人来取粮,岂不是全部暴露了。

而运送粮草的将士,乃是时常出入军粮储备仓的人,若让他们在出入军粮储备仓的时候看到什么端倪的话,那又是一场灾难,而且就算是被其中一人发现,由于军伍制度,一队人马有多少人离开军营,就要有多少人返回军营,不然的话,就要军法追究全队上下的责任,弄清楚究竟出了什么事。

所以并没有什么办法绕过队中其他人,只处理发现端倪的那个人,但凡军队这种组织紧密又同出同进的团队,要想只单独解决一个人都是十分难的,要么就拖全部人下水,要么就消灭整支队伍。

而消灭整支队伍,基本上在和平之时乃是死路一条,因为在无战事的情况了,整支运粮部队失去踪迹,肯定成为大案要案,是没有人敢隐瞒下去的。

故此最好的办法就是买通整支运粮部队,就算不能百分百全部买通,仅有几个人不愿接受的话,也可以调离或者通过一些手段令这几个人消失,这样倒能够勉强掩盖下来。

但是如此一来,差不多就等于多了一倍人来分好处,而且还是外来系统的人来分,况且盗卖的粮食是固定的,没有办法增多,这样一算,成本增加一倍,风险增加一倍,收益却是固定的,也就是自己背大锅,别人背小锅,自己冒着杀头危险得来的好处还要分别人一半,这种事情,真不知道智商是负多少的人才会做,一般正常人估计是不会去做的了。

左右合算,盗卖军粮就是如此坑的一件事情,难怪古往今来这么多历史,只听过军粮被毁或被劫以致军中缺粮之事,鲜有因为军粮霉变或夹杂砂石引起军队哗变之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