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二十三章 军粮盗卖的难处(1 / 2)

加入书签

官粮储备仓的盗卖情况难以禁绝,除了这些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乃是官粮储备仓里面的粮食,最终的去处是灾民,普通的老百姓要与官吏计较已是千难万难,而受到天灾的老百姓,只要官吏随便给点吃食以作果腹,让他们不致饿死已是千恩万谢,又怎么会计较这些粮食的质量和多少呢,举凡有一口吃的,就不会有什么意见的了。

如此一来,就更是助长了这些盗卖粮仓里面粮食官吏的气焰,只要稍有手段,随便弄来粮仓储量一半或是十分二三的粮食,极端点来说甚至弄来十分一多点的粮食,就能应付天灾过后一段时间内的赈灾任务,只要赈灾有那么一两个月到三个月,自然可以向朝廷禀报,灾民众多,赈灾之米粮将尽,请朝廷拨下米粮,就算朝廷一时三刻没有粮食下拨,这个时间也差不多到下一季的粮食收上来了,这样就可以撑到朝廷下拨粮食或是朝廷无粮下拨然后停止赈灾之时。

这些赈灾的真实情况,其实在《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和珅和大人与纪晓岚那段震惊观众三观的“救民先救官”、“易子而食,手中有载,可是亲眼目睹,方知孩童在饿极的人眼中只是一堆肉”、“清官如凤毛麟角,贪官如黄河之沙”对话里面说得很清楚了。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众号【】看书还可领现金!

尤其里面那句“灾民还算是人吗?”,虽然听上去似乎有点残酷没人性,但在古代却算是相当真实的了,历朝历代的朝廷,只要下面的官员能够赈灾给力,天灾发生过后没有灾民作乱,基本上都会给予褒奖,而不去追究赈灾粮仓里面的粮食是否存在亏空。

由此,这些盗卖粮仓中粮食的官吏,都是深悉对上和对下的套路,故此方会如此大胆去做下此等亏空之事,皆因此事风险有限,获利巨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