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邺(上)(1 / 2)

加入书签

曹丕之妃嫔郭氏,字女王,人又称之“郭女王”。

郭氏少即秀慧,与父母失散,寄身在铜鞮侯家。自入得曹丕东宫后,颇受曹丕宠爱。

便是而今曹丕为曹魏新君,若非内忧外患,早立郭氏为后。

郭氏的温言细语,让曹丕心中一暖,他接过汤水,小口就饮后,这才感觉到肚中饥饿。

一边喝着汤,曹丕一边将今日发生及所闻之事,告知了郭氏,后轻叹道:“吾于大魏危亡之际,临危受命于天。前有先帝之嘱托,现有魏之百姓官吏之期盼,谁知刘营之部,穿插左右,以四面包围冀、幽、青、兖之地。

正此时,此四州之所,军事难以自顾,又有公孙氏,孙氏来犯,各地归降者无数。

吾欲匡扶魏氏,完成先帝未尽之事业,以期天下一统。

然情形至此,司马懿、陈群之属,皆无余力。

荀攸与大将军难以阻刘营主力,其已至魏郡。

邺城震撼,百姓逃离者无数,按此势头,所谓兵败如山倒,或不日将兵临邺都。

朝中有人建议,吾当行遣都之举,往安平一带而去。

可若邺都失了,还有何意义?

吾有死守之心,可念及先帝遗命,又不愿兵士百姓因此受累,可当如何?”

郭氏一直在旁服侍,闻听此言,自晓身边的曹魏天子,心中苦闷之深,艰难之大。

数年来,她还是头一次遇到丈夫曹丕如此模样。

见曹丕手中汤碗的汤水不觉间空了,她双手接过,递给后方侍从,然后跪坐在曹丕下侧案,望了眼案几上堆积的满满当当之奏书,且多为请辞之书。

郭氏不顾尊贵之身,将双袖挽起,于旁研墨,道:“正如陛下所言,陛下之所念者,乃属大魏百姓,另有无数心怀魏氏的忠义之士。再有先帝托付,如何使之失望?

陛下悲催,独坐于室内,应知于前线,无数将士,为护卫邺都而浴血奋斗,无数官吏为安稳人心,而奔走地方……如此颓势,便可对得起先帝之意哉?

刘营之部,即于先帝也难以阻挡,妾身于宫中亦有闻市井传言,天不亡刘汉,遂以天意如此,人力而难阻,才有刘益州崛起之势,此非先帝,亦非陛下之过也!

妾身又则闻,身处其地,则处其事。

时至于今日,大魏虽有败退,但陛下一日为魏天子,当为大魏而尽人事,以听天命。

便是后人说起,魏有败,但陛下亦是仁义圣明之主。

朝中之于奏事,妾身不知,但愿为陛下研墨……”

曹丕本是颓废丧气苦恼至极,郭氏之言,将他带回了现实。

他自幼聪慧,文采斐然,便是行为处事,亦各有原则,才弄得司马懿等人相随。

待跳出局外之后,曹丕心情一振。

“是吾临乱失了方寸,卿之言,让吾豁然开朗!”

数日后,于景然、张松等人努力下,便是于两军仍在激战,而曹魏接连大败,魏将曹真、夏侯惇更是接连中伏,深受重伤,又有将领冯成、马嵬之投,且见刘釜大部人马,距离魏国国都越来越近,邺城之内,事关向刘营投降之声,更加广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