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九十章 攻心(1 / 2)

加入书签

四月后,曹操命令接连从邺城传来,让整个战局迅速转为紧张。

前线,自荀攸召部商议不久,关中战事,为路粹、娄圭等将主导下,开始了面向解县、河北、湖县,此间三处重镇的进取。

防守于前线的大将马岱、霍峻等人,借助地势守之,完全抵抗。

奈何张郃等曹营援部陆续到来,加上太原方向,在于禁和夏侯惇等将,配合攻守下,接连失地,导致解县以北,介山、董亭路线失守,潼关一线局面,转为严峻。

五月,局面不利之下,法正亲率从凉州赶来的邓芝援军,亲临潼关前线,主持潼关防势。

并州战役,则在曹军前锋压力、晋阳无力守卫下,于吴懿、高干、袁尚共同商议下,为保存本部势力,后续与到来并州战场的数万曹军周旋坚守,不得不暂退守西河与太原郡交界之地。

雁门郡的兵力,含高干所召南匈奴之部,在与曹军连番遭遇,南部危机下,开始向武都方向退守。

此中策略,别看大军面对曹军后退,实际正是法正与吴懿商议过的以退为进之法,目的便是让曹军补给线路拉长,再借助并州本部人马骑兵同步卒配合,展开敌后袭击。

就如同数月前,成都送来的军令一样,并州战事一旦打响,胜利只是其次,在保证并州百姓于敌后安宁生活下,利用这次战争,借助天时地利人和,将曹军拖累于此,进而完成对曹军整体实力打击,为未来同曹军的决胜,做好辅助。

战事一时胜利,并不算得太过重要。

另外,于禁等部,虽然顺利拿下太原郡内多处重地,但面对吴懿和高干等将早先布置,后发制敌下,并不一定能够守得住。

从旁看去,在局面上,实际也正按照成都预想进行。

并州战事数月来,曹军进一步陷入到战事本身,导致后方小范围出现混乱,这等混乱,尤其民生危机,若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和解决,只会成为更大问题。

这等情形,等到战事延续到六月时,逐渐显现出来,且不幸被荀攸所言重。可惜荀攸前方往邺城所去的几封信,未曾起到作用。

期间还只是许都朝廷后方衍生之问题,此外,曹军内部,因为五月中以来,进展并不顺利,同关并之部相战中,各有胜负,却同曹操所盼,大相径庭,是以不少领兵将领还受到责罚或直接罢免。

最让人震惊的,莫过于早年同曹操交好的雒阳北校尉娄圭,为路粹所陷害,成为替罪羊,免职受责。若非荀攸等人上书言情,于曹操震怒时,娄圭说不定这次头颅难保。

曹营内部之变化,无不于关键时刻,传入成都和江东。

成都。

从并州战事按照预测进行后,刘釜留于成都,将前线战事交给法正和吴懿等人统筹,其本人还是处于设立的三司署内,主持所督各州郡日常事务,另有医舍、官学、道路、商贸、军械等多方面建设事宜,努力发展并打造益荆交凉经济军事圈。

几十年的天下与地方变动中,不论百姓,刘釜自身非常重视,战后平和下的发展性问题,实也是顺应民意之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