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八十九章 风暴(1 / 2)

加入书签

荀攸数言,不需明示,娄圭即明白荀攸为何做此安排了。

自灭袁氏,得取冀、幽之地以来,曹操的野心逐渐趋向于实质之内。

以其本人才能出众,手下幕僚将领众多,个中的目标,越发坚定起来。自然而然,对一起朝中反对势力,亦是动用起强势手段,便是为了将朝中大权,牢牢把控于手。

在面对关并战事中,曹操之目的,不言而喻,即是竭尽全力取之,对于内中兵力消耗,并不以为然。

就算是荀攸从旁劝告,作用也变得微乎其微。

丞相曹操,非是刘表,亦非袁绍,在相关战略问题上,有着个人坚持。

比如早在邺城时,荀攸所建言,躲避关中军锋芒,借由并州战事,不断消耗关中军力量,最终策动南阳军,完成对关、并的统一出击战略,在曹操看去,时间拖得太久,心中不满下,才有了后手安排,如以路粹同行督战。

娄圭为荀攸点醒,知其中真相,叹息一声,又问道:“丞相于关中战事激进,军师于此,可是认为,吾部于此,多半讨不到好,甚至会为关中军而击败,进而还会影响到河南之地的战局?”

娄圭的声音,伴随着风声,吹到荀攸耳中,其短短几句话,让荀攸想起多年前,他为曹操礼遇之态,心中实则有些悲切之感,这种情感,单独面对娄圭,这位相识多年的军将,恰逢此时机,不觉抒发出来。

荀攸缓慢道:“吾军于接下来的关中战事,会否败之,并不能确定,实以调来之部,在面向潼关、长安战事中,至少不会让法正军讨到好处,毕竟此番丞相,乃是下定决心,从青、豫之地,调来的主力。

这些兵力,加上冀、幽大军,同时展开两处战事,且不为过。

唯一让吾忧心的是,两方战事开启,后方之百姓,只怕越加艰苦,以一月计,十余万大军于前线,加上途中补给,其中消耗,绝非泛泛之数。吾等需知,青、豫两地,去岁之蝗灾,尚未减缓。

而因战事,地方之赋税必然会加重,长此下去,说不定后方会生乱也!

坚持战事,无视后方危情,正如动摇国本,此正是吾所忧也!

可以当下丞相心中,唯有眼前胜负……”

娄圭不仅于军略通晓,早年于地方为吏间,亦知民生情况。

荀攸的意思很显然,他反对曹操在并州战事外,调集所有豫、青多地人马,打一场并无绝对胜负之战,并不符合朝廷的整体利益。

而以丞相曹操,看到益州牧刘釜于并、荆之地的扩张,惊惧之下,遂又不得不行此事。

两方望去,从不同的角度各有道理,就是娄圭转换角色与思路后,难免沉默下来。

凡事有得多有失,军师荀攸同丞相曹操,于朝廷进军方面的分歧,包括他本人于此间的一些反对,可不正是表明朝中内部一些分裂。

左右看去,还是因为丞相于岁春以来,对朝政的大范围专权,以及对朝中汉臣的破坏,使得人心于明面看去尚算团结,但于暗处已经出现了裂痕。

此亦为曹营内部之裂痕,他娄圭又能做何选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