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八十章 对论(1 / 2)

加入书签

刘釜默默倾听,余光却是看向了舍外渐渐变暗的天空。

大汉局势的发展,不断向前推动变化。

而今之曹操,为更好的握紧权力,来灭他与孙策,于架空汉天子、更大规模铲除朝中异己,早数年,他即有预测。

细细思虑,封王之后,逼迫汉天子禅位,也不是没有可能!

时观天下士人、黔首百姓,在青衣卫专门的基层舆论宣传下,早对曹操掌控许都朝廷,而以汉天子成为傀儡,痛斥不已。

孔融之死,族叔刘曦遭禁,荀彧遇贬……让心怀汉室的士人,进一步脱离曹营。真正愿意留下之人,更多是为曹操魄力所折服,而愿辅佐成事。

故而,过去大半年的变动,以曹操所行,打击汉室死忠之臣,甚至于表露封赏异姓王之意,许都朝廷所辖州郡,反对之声,也是雷声大雨点小。

上之重重,根本原因在于,曹操于朝政的近十年把控,早形成了以之为中心的利益群体。

这个利益群体,非是为天子刘协服务,实际正是为曹操服务,成为曹操可以内治外战的匕首。

而今仲长统如此建议,显然也是为曹操明表窃汉之心而愤怒。

数月前,孔融等一众忠汉臣子之死,刘釜就已经联合江东孙策,同邺城打起了口水仗。

这一次,曹操表露更大野心,想要更进一步,天下明智之属,焉能看不出其中寓意?

何况,从去岁末开始,并、冀交界之地,曹军大有增援,邺城灭袁尚、高干,力夺并州之意很是明显。

并州只是开端,根本目的,还是在曹操将主力回归中原后,欲再拿回关中,进而一统北方。

邺城战略的改变,并不能完全瞒住刘釜。

曹操很明白,与其先攻荆州,面对他和孙策之联合,远不如拿下并州,再得关中。

这样以来,便是他刘釜明面上的盟友孙策,想要支援并、关之地,也是鞭长莫及。

从实际考虑,占有江东、心怀大志的孙策,甚至会希望此事发生,正好从中发展,且以获利。

局面变化下,一旦并州沦陷,关中之战再度爆发,于江东的立场位置看去,必得双方拉拢。

面对仲长统的建议,刘釜再度想起诸葛亮前番于他亲笔所书,还有正月时,岳翁景顾与他的密谈。

在数州安定的关键时刻,此时发动与曹操的全面战争,并不明智。而一旦并州战生,唇亡齿寒,何况袁尚已经明着依附于他,亦不能袖手旁观。

遂而,从结果来看,最好的结果,便是与曹操的战事,又以发生,即将战事控制于并州之地,死守好关中、南阳之地,以确保荆、凉地方的整体安稳。处于后方的益、交两州,虽说不用直面战事,但后勤补给,是个非常需要考虑的重点。

所幸这些年来,匠营发展下,益州之内,已经形成了完整且流水化的军械制造模式。农事方面,曲辕犁的大力推广,还有几年来,试验田的发展选种种植,让益、并多地的粮食产量,不断翻倍。

两年的军屯与民屯积累储备下,足以面对大规模的地方战争。且有了前次荆州多方作战的经验,州郡兵士的配合,得到了极大改善。

此外,凉州铁骑,于马超、刘枫、孟获等将重建下,已达数千人规模,虽说没有恢复到巅峰期,但对骑兵的内部调整中,一些军备,如马鞍的装备,专注骑兵厮杀的兵器装备,让骑兵单兵作战能力,再有大范围提升。

保守而言,关凉铁骑在正面厮杀中,或难以击败曹军铁骑,然已能在战场上,同敌军周旋,为步卒攻城略地提供战术支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