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六十一章 鲁肃(下)(1 / 2)

加入书签

“这些年来,吾中内部,扬州数郡发生之事,无论大小,总能传入交州军将耳中。

此非一时,而是长时。

三年前,会稽刚生乱,但看吾等交战未定之时,交州军不惜损失,增援来战,终使得吾等所得庐陵,大幅被夺,将军终不得不决心和谈。

一年前,将军行周密事,决心趁荆南为刘备来平,混乱之时,以前锋大部,进驻桂阳、零陵。

谁能晓得吕岱大军忽然推进,正巧堵住吾部必经粮草要道之上。

……

此间种种,足以表明,吾扬州之内,早生投效交州,或言投效刘季安之众。

吾等一举一动,多处于之视线监视,本属于被动。”

见孙权眉头紧皱一起,张了张嘴,复又闭上双唇,鲁肃忧色毫不掩饰,继续道:“此中暴露问题,正是交州于吾等内部之联络,吾方内部之短板。

持续之于数年,迟迟不得缓之,更难斩断,非将军之过,诚乃扬州地方大族间,复杂混乱,难以为继。

府君当是听过‘青衣卫’,按益州传来消息,此正为刘季安谍报所事,此中人选更是处于各地各职,难以发现。

刘季安本人,今岁能赢得关凉大局,便是甘宁之荆州军将,能在南阳大破徐晃,肃来看之,当是青衣卫刺探情报,提供看不到的助力。

相比较而言,将军于交、荆所探,但以结好世家所传,不但消息滞后,更难有用急报,此亦为吾方短板。”

鲁肃对于益州和交州,面向江东的情报刺探诸事,实际早两年,就有同孙策相谈,孙权作为参与人,亦知内中困扰。

可惜青衣卫神出鬼没,内部联系很难抓住,便是疑似之属,也很难找到证据。因为青衣卫所依赖之属,除了江东一些世家大族,乃是最广大的黎民百姓。

益州牧,安南将军刘釜,于四散消息下,加上现实仁行,于江东普通民间,亦得人心。入青衣卫之属,让鲁肃本人特别感慨之处,全怀“匡扶汉室,安定黎民”之心,引为纲领。

基层民众引为基石下,这就是小流汇聚之江河,如何不能让人忧之?

鲁肃此时旧事重提,又恰在这个时间节点,孙权很快联系起来,想到了个中关键。

他心中思绪万千,对鲁肃叹道:“子敬今日与众将所言,莫不是料定,吾部作战方案,这两日当会送入敌将吕岱手中。”

鲁肃摇了摇头:“非府君所言未来两日,怕是现在,吾部计划,已经摆在了敌将案头。

此中诸事,所暴露出,正是扬州人心不定。

待将军平九江,而拿江夏,连接桂阳,当先肃清内部,下重手,而收人心!方能治扬州!”

综合考虑扬州士族垄断,为孙氏霸业,借这次机会,鲁肃当时推心置腹,一次性将忧患告知于孙权,相当于,再为孙策劝谏一番。

孙权,同兄长孙策,皆出于吴氏,为同胞亲兄弟,两人之关系,非常亲厚。

吴氏生子四人,除孙策,孙权,还有孙翊、孙匡。

除此四同胞亲兄弟,另有庶弟孙朗。江东人称之为“孙氏五郎”,各处要职,为孙策能安扬州的重要臂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