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六十章 鲁肃(上)(1 / 2)

加入书签

也就同吕岱相距两百多里的庐陵,官舍内,年有三旬的鲁肃,正在同孙权议事。

鲁肃文武双全,为孙策手下大将,早年与周瑜相交深厚。

当年袁术占据九江之地,称霸地方,得闻鲁肃之名,邀之出仕。但鲁肃观袁术手下,法纪不严,内中多有腐败,其非成大事之人,转而投奔了周瑜。

这期间,自鲁肃为周瑜说服,便一直尽心辅佐孙策。

至今,是以于孙策手下效力,有七年之久。

三年前,会稽等地乱生,扬州本地豪强,如郑宝等人起兵造反时,鲁肃领孙策之名,同孙权一道,平定扬州南部多郡县。

去岁各方趋于稳定后,接江东命令,为孙策安排,为戍江校尉,驻守前线,同吕岱相抗。

前线军事安排上,领豫章太守的孙权,对鲁肃,尚算是敬重有加。一方面在于鲁肃才能,前番能平会稽等地,出力甚大。另一方面,则在于鲁肃品性高上,为人方正,宽宏有度,这让年轻本有锐气的孙权,也是赞赏不已。

而孙权,能以弱冠之年,总领大郡豫章军政诸事,也多亏了鲁肃从旁帮助。

当然,鲁肃也有缺点,最大之缺点,于一些人看去,便是性直,在对待重要之事上,思虑深远,常以直言,遂也得罪了不少人,比如原孙策军中长史,而今为会稽太守的张昭。

“吾部这次奉兄长之命,趁机而取荆南,以此时机,刘玄德旧部,定然反应不过来,何况还有内部助力。

可以南海吕岱,多会从旁干扰,子敬以大军先行阻之,只怕会干扰吾部往桂阳进军之速度,且容易暴露吾部意图!”

孙权跪坐在上首案几,其二十有一,面色方正清秀,气质上,少了儒雅,盖因军营磨砺,多了几分杀伐之气。

面对下首相对的鲁肃,孙权目中饱含敬重,便是不解鲁肃早晨提议,也是以请教之心,而行问询。

一日前,早早准备好往荆南而战的庐陵大部人马,于黄祖受到牵制,刘备旧部内耗忙于安内部之际,收到了来此寿春的消息,向荆南可行夺取,会稽郡会全力配合此间行动。

但在今日早上,对预定方案进行再次讨论,寻求往桂阳出兵之机时,鲁肃结合前线斥候汇报,提出当先予以南野吕岱部防范,甚至在进攻桂阳同时,当先切断吕岱部向桂阳支援的陆路与水路。然,庐陵内部一些将领,却认为当潜行往桂阳,不惊动交州军情况下,发起对桂阳的突袭。

可实际从整体局面而言,面对荆南战事,鲁肃本身是有些反对庐陵军直接参战的,反而是希望与刘备旧部联络,说服其中部众,投效过来,以兵不血刃的方式,拿下桂阳大部。

而以庐江和会稽等兵士主力,当与九江部一道,全力取下江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