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5章 野心和打算(1 / 2)

加入书签

不得不说这个桥明轩大使考虑问题的角度确实高远,口才也相当不错,听的陈家涛都确实有点心动。www.126shu.com

陈家涛现在可是华国有史以来第一位自然学科最高奖项的获得者,而且他在物理届也展现出了实力,再加上他仅仅二十二岁的年纪,未来获得诺贝尔奖也是极有可能的。

华国现在正处于高展阶段,如果能够诞生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将会极大的激民族自豪感,并为华国科技的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国家才会邀请他国。

同样桥明轩也很务实,并没有用虚无缥缈的爱国心,或者薪资待遇之类的东西来说服陈家涛,而是给出了一个无比诱惑的理由世界上最深的地下试验室!

对于科学家来说,没有比良好的工作环境、完善的实验室更能吸引他们的了!杨ZN当年为什么没回来?

不就是因为国内没有他做研究的环境,待在国外说不定还有机会能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回来则是完全没有意义。

钱老当年回国的代价是基本放弃了在学术上更进一步的可能,如果他留在米国的话,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他会在学术上做出远于他现有的成就。

钱老的选择无疑是令人敬佩的,但杨ZN的选择也无可厚非,更何况,对于一名科学家来说,对于未知的探索太让人着迷了。

更别提这些年他为国家培养出的学生,以及做出的贡献。

实验设备对于科学家的吸引力。

最好的例子,就是米国的对撞机计划(简称ss),1982年米国科学家提出导级对撞机的设想,83年获得米国能源部的批准开始正式研究,84年中心设计组组建完成,88年得克萨斯州埃里斯县被确定为最合适的地址。

91年开始动工,到93年挖掘了大约公里的隧道。

如果ss建成,将是一个不输于lh的伟大工程,但是到了93年,这一伟大的计划却被终止了,原因是ss所花费的资金已经支。并且进展严重滞后。

这次决定导致的后果是米国高能物理元气大伤,有志于在该领域奋斗的青年们只能去欧洲,去日内瓦,去学习工作。

因为没有能够满足需求的实验设备,米国失去了一代高能物理学家,现在米国高能物理领域的年轻人变成了来自华国、俄罗斯、印度等国的科学家,而本土青年科学家的所占的比例急剧减少。

在ss被终止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的物理届泰斗、77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菲利普沃伦安德森在米国高能物理届的声望顿时被刷成了负值,数十年的积累一朝之间烟消云散。

以前华国经济不够达的时候,想请一位国际顶尖学者去交流时难之又难,而如今,华国将要建设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ep)的消息一放出,国际高能物理届的顶尖学者都削尖了脑袋想要参与进去。

一个是请都请不来,一个是不用请就抢着要来,实验设备对科学家的吸引力可见一斑。

如果是有志于在基础领域继续研究下去的话,锦屏地下实验室再加上ep,陈家涛估计真的会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但是,陈家涛毕竟是有任务背在身上的,光靠基础领域的研究完成不了他的计划,况且想要完成飞出太阳系建设大千世界的梦想,应用性的工作必不可少。

所以陈家涛并未过多考虑就摇头拒绝了桥明轩的提议:“按照我的计划,关于暗物质的研究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估计在锦屏地下实验室完成竣工之前我的研究就已经结束了,所以只能对您的邀请说抱歉了!”

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