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9章 四年一次的赌局(1 / 2)

加入书签

有了新办法,陈家涛就将工作分了下去,没有在天天泡在实验室,是不是还和曹源约个会,小日子过得无比惬意。www.126shu.com

而随着日期逐渐接近,普林斯顿数学系,近期最关注的事情,当然是菲尔兹奖。

期间imu放出了有关菲尔兹奖,可惜消息内容很官方:

“令我们苦恼的是,虽然决定颁完四个菲尔兹奖名额,但我们依旧难以做出决断,在诸多优秀数学家中选出最优秀的四位。”

“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评选程序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中。”

“本次国际数学家大会将持续9天,在第9个会议日,我们将公布本届菲尔兹奖的获奖者名单。”

以上imu的消息,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两点:

第一.四人获奖;

第二.尚在评选。

整个普林斯顿就有十几个数学教授接到邀请,参加8月初的国际数学家大会。

四年一次的大会,给位大佬都开始蠢蠢欲动,猜获奖人这种游戏在普林斯顿格外的流行。

每当到了这种时候,那种平时不分伯仲,想要分出个高下的教授总会列出自己认为获奖概率最大的人选。

这些教授,会把什么研究成果、研究方向、年龄、资历、声势等等因素全盘考虑进去,之后通过一些列复杂的公式,计算出一个概率,来选出最后人选。

像爱德华这种喜欢打赌的大佬,也纷纷开出了盘口。

普大数学系周三咖啡时间,爱德华给出了一组数据,罗列出了几位比较热门的候选人:“陈家涛就不算了,波恩大学的彼得·朔尔策教授获奖概率在95%以上,他就不列入赌局了。”

这么高的获奖率,让人感觉奇怪的是周围没一个人反对,其实不反对才是正常的。

如果不是陈家涛的存在,朔尔策应该才是这个时代最天才的数学家。

高中时期朔尔策参加了4次imo,拿下三金一银,五个学期就拿下了德国的本科和硕士,24岁就正式成为了全职教授。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七年前朔尔策的博士毕业论文,可谓是在算术几何领域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炸晕了一众大佬。

他提出了“状似完备几何学”,并且将他充分地将几何方法运用在代数领域,之后的数年里,他更是通过这种方法解开了代数几何领域的数个难题。

如果说朔尔策是当前算术几何方向,无可争议的第一人,恐怕没人会反驳,他是一名无需奖项肯定的天才。

而且朔尔策今年31岁,一个不缺资历不缺学术成果的人,获奖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爱德华继续说道:“下一位候选人是考切尔·比尔卡尔,赔率1:5。”

爱德华没说获奖概率,只说了赔率,至于他是根据什么算出来的就不得而知了,显然爱德华也不是很看中他能获奖。

法庭斯皱眉,似乎是有些不同意爱德华的猜测,开口说道:“威滕,你有考虑他的年龄么,40岁这是最后一次机会,组委会说不定有会有人情加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