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8章 瞻仰圣地(1 / 2)

加入书签

法国高等研究院的咖啡室,中央放着一块黑板,谁要是有想法就可以站到黑板前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黑板用于展示他们简略的推导过程和重要的公式。www.126shu.com

交流的分氛围轻松不失激烈,陈家涛、拉佛阁和吴宝珠都先后上前将自己的最新研究进度展示给大家,彼此都受益颇多。

这样的交流一直持续了四天,每次的主题都各不相同。

从最开始的朗兰兹纲领到中间的摸tive理论,再到最后关于量子物理的最新进展。

思想的火花因为挤进了太多的人,而显得咖啡室有些狭小,咖啡室里各种人激烈的碰撞着,能坐在这间咖啡室里的人都是在各自领域顶尖的人物。

他们精力充沛,思维敏锐,平时鲜能遇到能赶得上自己思维速度和智商的人,就算有也是高等研究院或者是巴黎高等师范、十一大学等机构的老朋友。

既然是老朋友,那么对彼此的思维模式都比较熟悉,远没有陈家涛能给他们带来那么多的新鲜感。

最难能可贵的是陈家涛的研究领域似乎更为广博,无论谈论什么话题他都能提出新颖的观点。

陈家涛就像一条钻进了沙丁鱼群的鲶鱼,不断给他们带来新鲜的刺激,让他们激情勃发,头脑中灵感的火花不断闪现。

这种感觉让阿罗什等物理学家想起了波尔和海森堡、波恩、泡利等人的哥本哈根学派。

而拉佛阁等数学家想到的则是列夫谢茨所倡导的普林斯顿下午茶时间,虽然时代、地点、参加讨论的人各不相同。

但其中蕴含的统一而和谐的自由讨论精神是一致的。

到了第五天,交流不得已停下,不是大家没的说了,而是身体扛不住了。

这圈大佬可不是陈家涛这样的小年轻,塞尔和阿罗什就不说了,年纪已经相当大了。

就算有陈家涛来拉低他们的平均年龄,这群教授的平均岁数也都有五十多岁了快六十岁了。

四天的讨论,他们几乎都处于亢奋状态,现在已经筋疲力竭,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此刻他们看着精力依旧充沛的陈家涛,真的是羡慕!

年轻就是资本!

没办法只能中场休息,暂停两天,给大家时间缓缓,理理思绪。

听到要休息,他们一个个的都像丢失了几个资源,删了快播,没有快乐肥宅水的宅男一样,无精打采,失落无比。

休息两天,陈家涛准备去格罗滕迪克的生前居住的地方,瞻仰一番,或者说是朝圣。

陈家涛想去看看这位二十世纪,后半段最伟大的数学家最后的居所。

在全世界数学迷包括陈家涛眼中,他是‘上帝’般的人物。

他创造性的将代数和几何图形联系在一起,以至于现在学者根本无法想象以前的研究是怎么样的。

通俗点说,高中试卷中,求解抛物线解析式,在直角坐标系中证明某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由他开创的。

格罗滕迪克从20岁开始研究数学,却在自己事业鼎盛,身体精力的巅峰时期退出数学界,隐居山林。

因此格罗滕迪克留下的著作少的可怜,他的自传也并未公开,堪称最为神秘的数学家。

格罗滕迪克神秘、孤独、天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