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6章 到底谁套路谁(1 / 2)

加入书签

演讲了一个多小时,陈家涛的声音有些沙哑。www.126shu.com

他注视着台下的评审团,开口说道:“接下来是提问时间。”

报告厅内所有人都注视着前方评审团,等待着他们的提问和最后的决策。

“没有问题。”伊万涅茨首先举手说道。

“没有问题。”罗德里格斯紧接着说道。

“没有问题。”

......

“没有问题。”

陈家涛从一声声中没有问题中,感受到了来自同行的肯定。

随着一位又一位解析数论方面的专家站起来说道‘没有问题’四个字,直到最后只剩下法尔庭斯一人。

观众席中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失去了声音,报告厅内死一样的寂静。

气氛开始逐渐酝酿,大家都在等待着最后的宣判。

法尔庭斯没有多让大家等待,起身宣布道:“没有问题”。

随后率先鼓起了掌。

啪啪啪……

掌声渐渐响起,从第一排,向后排扩散,从淅淅沥沥的小雨,变成了瓢泼而下的大雨。

啪啪啪啪......

后排的学生一个接一个的起立,吹着口哨,嘴里发出各种各样的怪叫。

“cool。”

“牛逼。”

“陈家涛,好样的。”

“陈,以后你就是我的偶像。”

......

要知道今天来到这里的都是未来华尔街或者各大投行的精英,疯狂追星这种事几乎不会在他们7身上存在。

但此刻现场的气氛好似顶级巨星的演唱会,年轻人都在为陈家涛疯狂,陈家涛成为了他们的新的偶像。

其中最激动的应该就属那全从全美四面八方专门赶来,支持陈家涛的华夏留学生。

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国旗,疯狂嘶吼着。

陈家涛冲着他们挥了挥手,此刻,陈家涛有种说不出的满足感。

因为这一刻他所获得的荣耀,让他的父母,他的母校博雅以及普林斯顿,甚至是他的祖国,都为他感到骄傲。

无论是普林斯顿的学生,还是受邀而来的教授,亦或者千里迢迢赶来参加这场数学会议的人……

在今天。

他们共同见证了一个伟大的时刻!

1742年的那封从莫斯科寄往柏林的信,跨越了几次世界大战,跨越了两个半世纪的风雨。

经过无数代学者的努力,在这座摩天大楼上添砖加瓦,终于在陈家涛的手上完成了最后的竣工仪式。

掌声还在继续,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至于其他人的提问,不需要了,这一刻舞台属于陈家涛。

百里瑾看着站在讲台中央的陈家涛,眼睛渐渐湿润起来,他从没告诉过陈家涛,他曾经师从陈景润。

老师去世前唯一的遗憾,就算是没有将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摘下,献给祖国。

百里瑾在心里默默想到:“老师,您可以安息了。”

之前那些同样在研究哥猜,脸上面露不甘之色的学者,此刻也不得不得承认:

“一位天才,就辞崛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