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五十九 父女争权(2)(1 / 2)

加入书签

<h1>五十九 父女争权(2)</h1>

(今天字数较多,不想分成两章,明天停更休息一天)

一个队长模样的人,硬着头皮挺身而出,躬身抱拳,“我等奉晋王之命——晋王正召集中枢重臣议政,其余人等不得擅入。www.126shu.com”

“放肆!哀家是其余人等么?”叶太后厉叱,涂着金粉的凤眼里精光迸射,“你是什么东西,让你们都尉来跟我说话!”

一名羽林卫飞速跑开,不久,一员身穿细鳞甲的将领大踏步按剑而来,见了叶太后,神情依旧镇定如常,不卑不亢地一抱拳,“太后,晋王吩咐了,太后临产在即,不宜再操劳政务,今后议政,太后就不必出席了。”

叶太后心头一股怒火腾地窜上,凤眼一眯,“青鸟的动作倒快啊,刚领了羽林中郎将,就让你接管了羽林军?郑峰驿,告诉你家主子,他这羽林中郎将的官职还是我给他弄来的,不然,若依我大梁祖制,从来只有宗子羽林,从无外姓羽林!”

北梁一向由宗室掌控禁军,不管门阀豪族兵权有多重,始终也不能插足禁军。北梁皇室正是依靠这一点,才在门阀林立、豪族当政的形势下维持了近百年。

当然,这一祖制的弊端也渐渐显露,禁军不离京师,不经沙场磨炼,选自宗室世家的膏粱子弟,战斗力远远不如外军和藩军。

叶翎早就打算在接管羽林军之后,把自己的西征将士编入羽林军中。

这位郑峰驿正是这次西征时,跟随在叶翎身边的副将,攻打光化城、云阳城,他都曾任前锋,亲冒矢石,冲锋陷阵。

如此一个血里沙里杀出来的将领,岂会被叶太后吓倒,当下声音冷静,不紧不慢地抱拳道,“中郎将感谢太后提携之恩,将来中郎将也必将护得太后周全。只是太后腹有麟趾,当以保养龙嗣为重。晋王和中郎将秉承太后懿旨,尽心辅佐皇室,请太后放心。”

一席话说得滴水不漏,叶太后尽管气得发抖,却无辞可驳。若驳斥说叶氏父子专权乱政,可自己也姓叶,若父兄的合法性被质疑,自己的权位就会动摇。

叶太后以手扶腰,支撑着沉重的身子,放眼望去,建始殿前苍松掩映,初夏午后的骄阳从浓密的枝叶间,洒下星星点点的光辉,照得层层叠叠羽林卫的两裆铠甲寒光耀目。

这些羽林卫已经不是以前的羽林军,被叶翎换成了他的西征军,个个脸上都是久经沙场的彪悍和果毅,沉沉的铠甲和兵器的寒光折射出无形的威压。

叶太后再看自己身后一队羽林卫,不论气势还是装备都远远逊之,再看自己身边两名心腹侍卫——天心和天问,就连他们俩都是父亲送自己的,此刻他们都低了头不说话。

叶太后深知自己今日是闯不进去了。

好,父亲,哥哥,你们过河拆桥。我刚封你为王,假予禁军权柄,你们就要大权独揽。我为了家族,舍弃了深爱的卫定兴,进宫后为了保住家族地位,向赵太后曲意承欢,忍受皇帝在我宫里宠幸侍女,卑躬屈膝地讨好皇帝身边内侍,机关算尽,忍辱负重,才为你们争取到今日权位。

你们权柄在握,就想把我撇到一边去?!

叶太后透过凤舆晃动的珠帘望着后宫的亭台楼阁,心中翻腾如海,一股股悲怒如岩浆般热热地往上涌,眼眶热辣辣的,却被她咬得牙根发酸,强忍住泪意。

“太后!太后!”珠帘外传来尖细而慌张的呼喊。

叶太后深吸一口气,控制住情绪,用纤长的赤金翡翠滴珠护甲撩开珠帘,只见一名小太监神色惶恐地扑跪在地,“太后陛下,晋王大公子昏倒在内侍省前。”

叶太后怔了怔,螺黛细细描绘的远山眉轻轻凝住。

昨日叶翎就告诉过她,母亲收买了沈氏,设计让叶东池误了朝会。

若是以前,叶太后自然会得意万分,但如今不同了。

叶氏父子三人——叶振伦,叶翎,叶三郎都在建始殿里议政,却把她排除在外。

还有一个被排除在外的就是——叶东池。

若是无能的叶东池继承王爵,会比叶翎容易控制得多。

叶太后想,我手里有皇帝,我不需要父兄辅政,父兄只能作为象征性的背景,绝不准和我争权!

凤目波光流转,叶太后对曹升吩咐道,“把我大哥抬到哀家的徽音殿。”

她转念一想,不如趁机让小皇帝和大舅增加感情。小皇帝和他三舅关系太好了,今日朝会上,典礼漫长,七岁的阿祯坐如针毡。

但是念到“叶昱,加封武定侯,授谏议大夫,太子太傅”时,阿祯一下子就站了起来,竟学着他父皇的样子,小手一抬,用稚嫩的童音大声赞道,“国舅乃国之柱石,朕之股肱,朕一向多得国舅辅佐,国舅辛苦了!”

这是先帝慕烨以前常对赵源说的话,阿祯还记得,顺嘴就说了出来。

满殿朝臣都震惊了。

奕六韩刚站起身,闻言又再次伏地谢恩,“谢陛下圣恩,微臣必不辜负陛下重望,将万死以报陛下!”

铿锵有力的声音如金石震鸣,撼动殿宇,撞击着群臣耳膜。

叶太后冷笑,用力一扯慕祯衣袖,命他坐下,狠狠剜了他一眼。

谁知一向畏她如虎的阿祯,却直直地迎上了她刀子般的目光,倔强地咬住了嘴唇。

“先去德阳殿吧。”想到阿祯那副倔强的样子,叶太后决定要好好教训他,于是吩咐移驾皇帝寝殿。

德阳殿离凤仪宫非常近,还在赵太后时期,赵太后为了控制儿子,就让先帝慕烨住在紧挨凤仪宫的德阳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