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79章 大人造访(1 / 2)

加入书签

果真,就在这件动乱发生三日后,寒清绝带着受灾的百姓已经将这里避风的营地搭建好了,眼下安州城内流离失所的受灾百姓就有了地方可以居住,虽然环境简陋了一些,但是这里想要安稳的过个冬还是可以的,等到明年春日来临,便是重建家园的时候了。www.126shu.com

看着这营地的建成,寒清绝脸上带着十分欣慰的笑容,看着这些百姓再也不用在外面流窜,一个一个瑟缩着躲在城门楼里面避风,他这心也觉得安稳了许多,因为有县令和官兵的介入,到他这里面捣乱的人已经少之又少了。

只是这不足十日的功夫,刑天耀让人运过来的粮食已经吃了大半了,眼见着这些粮食一点一点的减少,不仅是寒清绝心中不安,这些百姓看在眼中也是十分的着急,他们生怕自己又要回到那种挨饿的日子了。

搭建好了营地,他们就已经没有什么事情可做的,没有手艺的人终日躲在那避难的营地内,等着粥棚煮好了粮食才出来。

寒清绝看在眼中也觉得不是个事儿,若是任由他们这么好吃懒做下去,恐怕他们这做的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本想着要去与刑天耀商量,但是没想到,一架马车摇摇晃晃的朝着安州城过来,在城门口被官兵拦了下来,按照常例需要检查随性物品,但是看着里面的人下了马车,这官兵还是愣了一下,毕竟眼下这个时候,如此气度不凡的人出现在这里,恐怕都是有些身份的。

这些人也不敢太过为难,索性检查好了就放了行,这马车进了城内不久,很快就看着县令带着此人朝着这边走过来,这县令脸上满是惶恐,寒清绝看到这个场景心中盘算着,想来应该就是他们所说的人已经到了。

然后就看着这人朝着寒清绝走过来,眼下这个时候,正是粥棚开始准备食物的时候,县令带着此人来到了寒清绝的身边,低声的说道:“给你引见一下,这乃是朝廷委派下来的赈灾大臣,楚征楚大人!”

寒清绝听到之后脸上带着一丝紧张,赶忙要俯身跪下却被楚大人给拦住了,但仍旧俯首行了礼,毕恭毕敬的说道:“草民见过楚大人!”

楚征看着寒清绝,十分赞赏的点了点头,“天下之大,在危难之际愿意伸出援手的人少之又少,公子如此深明大义,本官代表这受灾的百姓,感谢你的帮助!”说完便要俯身回礼,却被寒清绝给阻拦了下来,他看着楚征,有些紧张的说道:“草民惶恐,哪里能够承受大人这一拜呢!”

县令看着二人的样子,赶忙开口说道:“大人,您就别难为寒兄弟,他也是一个实在人,下官还是带您去瞧一瞧,这些日子安州城的变化吧,这可都是寒兄弟的功劳,与下官没有任何的关系啊!”

寒清绝听着这县令的话,心中满是厌恶,但还是开口说道:“大人此言差矣,这些日子总有艰难之处,大人对草民的帮扶哪里是一星半点的么?若说这里百姓得以安生,大半都是县令大人的功劳,草民不过是除了一些力罢了,算不得数的。”

楚大人转过头看了寒清绝一眼,然后指着那避难的营地说道:“搭建此处,耗费了多少时日?多少官兵?!”

寒清绝看着里面来往的百姓,脸上带着一丝欣慰说道:“回大人的话,搭建此处,没有耗费朝廷一兵一卒,这都是受灾的百姓自己出力搭建的!草民只是资助了上面遮风挡雨的布面,但是这一切还都是这些灾民的功劳。当然,若是没有县令大人的帮助也是不成的,灾民虽然勤奋,但是做事情来难免有人从中作梗,这都是大人教导有方,才能在这么短的是日里将这避难的营地建成。”

“好在现在百姓都住进去了,虽然里面简陋了一些,但是能够生火取暖,选择的地点又是避风的地方,身后依靠着树林和城墙,总好过他们在城门楼里面躲着,影响了官兵的管辖不说,若是大家在一起生出病来,染发了瘟疫,到时候可就不是用粮食能够解决的事情了!”

楚征看着寒清绝,十分赞赏的点着头,“公子不仅有一颗救世之心,对百姓更是爱护有加,若是天下商贾皆是如此,那咱们东黎会更加的昌盛。”

寒清绝听到楚征的赞赏有些紧张的搓了搓手,“此时说到底,还是取决于个人意愿,有人愿意,就有人不愿意,只是相差一个字,那能够出的力量就相差太多了。”

“草民在这里落脚有十数日了,对大人的名讳如雷贯耳,都说大人清廉如水,爱民如子,今日一看果真名不虚传。”

楚征听到寒清绝的恭维之语,摆了摆手,脸上带着一丝不屑,“这些话就不必说了,带我进去看看吧!”然后就朝着这营地里面走进去。

这些灾民看着寒清绝带着人走进来,都十分热情的同他打招呼,毕竟他可是这里的大恩人,若是没有他的仗义帮助,这些人恐怕仍旧是蹲在外面瑟缩着挨饿受冻,眼下能有饭吃,还能有居住的地方,全都是寒清绝赐予的。

楚征看着这些人对待寒清绝的态度便知道,寒清绝的确是一个善良之人,他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就派人去过查他的底细,正如他自己所说,在祈夏城有着庞大的生意,家境殷实,夫人多年无所出今岁刚刚喜得贵子,能想到用这样的方式为这个孩子积福,看来他也是一个有心的人。

走进了营帐之后,这里面的土地都已经被这些人给处理过了,原本都是用石块铺着的,但是这几日搭建好了营地这些人也无所事事,便将那些余下来的木头将这地面给铺好了,十分的隔凉,妇孺捡来干草,这些人便将干草整理好之后铺在这木板上面,这样睡起来也更加的暖和了许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