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22章 父子争执(1 / 1)

加入书签

唐小七皱皱眉,心情更加烦躁了,她这边还有一大堆事儿要忙呢,哪有心情看他的脸色。www.126shu.com他心情好不好关她屁事,她最近可没惹他。难道是在皇哪里挨了训,回来找她撒气了?她可不想当别人的出气筒……唐小七一边胡思乱想着,一边已经走到了唐德政的书房。“爹,您找我什么事?”唐德政恼怒的拍着桌子,大声吼道:“你有脸问?”唐小七看着他一副要吃人的样子,根本不买他的账:“爹,你要是不直说我走了?”“我很忙,没功夫看你在这里发脾气。”唐小七说着转身要离开。这下,唐德政更是气的不打一处来,大声吼道:“站住!”“你还有脸说你忙,你忙的都是些什么?”“这两天京城闹得沸沸扬扬的招工,是不是你在背后的捣鬼?”唐小七皱眉,反问道:“招工招工,什么叫捣鬼,您这说话也太难听了吧?”“你招那么多工人作甚?”“盖书院啊,你又不是不知道,现在在这里发什么神经?”唐德政听着唐小七不恭敬的话,气的差点厥过去。他前段时间的确听说唐小七要盖书院的事情,但是他以为他是小打小闹盖一间小私塾。因此他不想破坏两人得来不易的父子情,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什么都不知道,随他高兴好。结果前几天皇派他去城外巡视皇陵,这一来一回去了有四五天的时间,刚回京听到唐公子招工传的沸沸扬扬。他们说这次招工一共招了一千多人,每人每天三百工钱,还管饭,还管孩子学……还说什么唐公子要盖一家天下第一大的书院,要超过太学和国子监的风头。他只是派人随便打听了几句,便得到许多消息,这可完全不是小打小闹了。唐德政见事情严重了,便不能再放任不管。且不说他这般胡闹,将来能不能给工人们发的起工钱,说他把所有时间都花费在这种无意义的事情,他还哪有时间好好读书,参加科考?唐家的未来都在他的肩,他怎可这般不务正业?唐德政深呼吸了几下才没有被气晕过去,只见他手指哆嗦着指着唐小七说道:“你简直胡闹。”“你闲着没事盖书院作甚?”“有着时间还不去多看看书,以便参加明年的科考?”“你将时间花费在这种出钱出力又不讨好的事情,简直是不务正业。”“还有工钱的事情,你可真大方,一天三百,整个唐家被你败光败净也不过你给人发工钱的。”“你个混账东西,难道你想把家里弄得家破人亡不成?”唐德政气的腔调都变了。唐小七却突然平静下来了,原来这老头儿发这么大的火气是为了这个。“爹,我还当出了什么事儿呢,原来您发这么大的火气,无非是为了钱和科考的事情啊。”“您放心吧,这两件事用不着您操心,我自己能解决。”“首先,我不会参加科考,更加不会入朝为官。”“所以,以后这件事您可以不用操心了。”“其次,我盖书院用的都是我自己的钱,不会花家里一个铜板,我花的都是我自己的钱。”“所以,我想怎么花怎么花,我爱怎么花怎么花,哪怕我把银子扔进粪坑,您也无权过问。”“最后,您的那些家产您还是好好的留给您的嫡子吧,那点钱我是真不稀罕。”“爹,您知不知道,您耽误我这一盏茶功夫,我赚的钱足够买下几个唐府了。”“要是没什么事,我先走了。”“我的时间是很宝贵的。”唐德政看着唐小七狂妄的背影,气的伸手捂着胸口:“你……你给我站住,你这个逆子,你不参加科考,你想干什么?”“唐家整个家族都指望你,你怎么可以不参加科考?”“难道你想让唐家在你手葬送了不成?”唐小七头也不回的说道:“我去参加科考,才是真的害了唐家。”“爹,参加科考的事情您不用再说了,除非我死。”“我心不在此,您硬逼也是无用,只会拉远咱们父子间的亲情。”唐小七说完便快步离开了。唐德政气的在原地大喊大骂,还差点把自己气死,李管家立刻前安慰道:“老爷您别生气,您若是气坏了身体可怎么办?”“七公子还年轻,不知人间疾苦。”“他这样忤逆您,无非是小孩子心性,您让他出去吃吃苦头,他才会明白您的良苦用心。”“其实七公子想盖书院也是一片好心,他主要是想那些不起学的寒门子弟有机会读书。”“七公子忧国忧民的心是好的,只是他还太年轻了,凡是考虑不周,也不知道现实的残酷。”“一座大规模书院岂是他一个年轻人想盖能盖起来的?”“免费让寒门子弟读书,其实他一个人能养得起的?”“等他在外面处处碰壁,是是艰难,便能安下心来,做自己该做的事了。”“所以老爷您千万要保重身体,不妨再等公子两年,让他在外面玩够了,您在专心教他,公子将来会明白您的良苦用心的。”“再说了,算公子真的是个不道的,您不是还有两个聪明凌厉的小孙子吗?”“不是老奴拍马屁,两个小公子各个都是小神童,将来定然成为人龙凤。”“所以您把身体养好,活到长命百岁,把江哥小公子培养成材,唐家照样有希望。”李管家说了这么多,当他提起两个孩子时,唐德政气才稍微消了一点。有句话李管家说对了,儿子不争气,他去培养孙子。只要把身体养好,他再活个二十年不成问题。奶宝今年已经七岁了,若是他能再活二十年,那孩子也有二十七八了,差不多能扛起唐家的重担了。不过,他是不会轻易放弃儿子的,他看到出来这个孩子虽然猖狂了些,但确是将相之才,若是走了歪路实在可惜。只要有一线希望,他都不愿放弃这个儿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