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五十二章:拿定主意(1 / 2)

加入书签

第一百五十二章拿定主意

都是经过了事儿的人,这案子怎么了结最妥当,各人心里都有数。www.126shu.com

如果不在福州府就地处决了蒋招和汪祺,一旦押解回京,势必把事情闹的更大,到时候文武百官,还不知有多少人要被牵连进来。

如今单是他们知道的,便已经有了元祷这个一部尚书和刘伦这个当朝次辅,还有杨明礼案中的霍阁老

这盘根错节的,竟把两位阁臣牵累其中。

查?他们还怎么敢往下查。

谢池春明白卫箴因何苦闷为难。

他是最不愿做假案的人,但眼下,是形势所迫。

他就算是有心追查,也绝不能够闹到明面儿上来。

朝堂不稳,人心惶惶,于大明江山无益。

更何况昭德宫一向虎视眈眈,此番若真为着杨明礼和蒋招二人,让郑扬一败涂地,由得徐贵妃捧着刘铭上位,正式接管了西厂,往后的京城和朝廷,就更是一滩浑水。

“你其实还是不放心两位阁老和元尚书,对吗?”她拉平了唇角,柔声细语的问卫箴,“而且案子闹得这么大,又是通倭,又是侵地囤苗,单扯进来一位尚书两位阁臣,怕远远不够。京城和地方,还不知道有多少官员,是涉案的,一个个的查下去,只怕会揪出一大串来。”

卫箴点了点头,又叹气:“大案不是没经手过,当初扬州瘦马案时,扬州知府、布政使、按察使,连带着京中的户部侍郎、左佥都御史,更有底下大小官员共计七十余人,我也照样查的明明白白,一点儿不含糊,但这回”

他深吸了口气,没说下去。

吴赞倒是把话接了过来:“但这回不一样。他们有心把阁老扯进来,这叫人怎么查呢?况且当年扬州案,也没跟宫里头通气儿,查到最后,都跟宫里的人不沾边儿。这回蒋招也好,杨明礼也罢,那明里可都还是司礼监的人。真要查,一锅端了,阁部与司礼监,一个也跑不了。”

如今东南沿海有倭寇为患,北边还有鞑靼、瓦剌雄踞蠢蠢欲动,自己内里头先乱起来,那不是给他们可趁之机吗?

是以饶是卫箴这样的人,也不由的犯了难。

谢池春想了好半天,试探着开口:“那能不能,先按郑公所言,把他二人就地处决,回京之后,明里就报说蒋招并非通倭,而是被汪祺暗害的,暗地里,再向陛下进言,详禀其中情由,再私下里去调查这件事,再说了,咱们北镇抚司替郑公承担了这么大的风险,将来要查,他不得出人出力吗?”

“只怕”卫箴一时想到了徐贵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