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三章 福寿全和佛跳墙(1 / 2)

加入书签

“各位,这就是国菜——福寿全!它是用陈年酒坛装鸡、鸭、羊肉、猪肚、鸽蛋及海产品等10多种原、辅料,慢火煨制而成,取名福寿全呢。是指“吉祥如意、福寿双全”之意,这道菜虽然难做,但名气很大,你们应该都有所耳闻吧,当然了,我们今天不需要你完完全全做出来,只要你们能比对手做的更像这道菜,就算过关!时间仍然是两个小时!”

曹林接话。

“好,现在你们打开桌上扣着的碗,看看里面的数字,1和2号pk,3和4号pk,两两捉对厮杀,现在开始,请拿着号码,重新寻找你们的操作台!”

白凤揭开面前的碗一看,自己竟然是1号,不由扭头去看谁是自己的对手,却看到莫北正朝那边走,心说不会这么巧吧。

结果走过去一看,莫北正在她旁边,他是3号,两个人见面,莫北又是冷哼一声。

“这次算你走运,下次碰到我,我一定亲手把你淘汰掉!”

莫北说完,掉头不再看她,白凤微微苦笑,心说这家伙八成脑子不好,自己不招他没惹他的,至于这么咬牙切齿吗?

台上的曹林看所有人都已经就位了,于是笑着再次开口说道。

“好,现在请各位上台来,你们每个人有一分钟的观察时间,但不能品尝!”

这些选手挨个上台观察,白凤第一个,她上去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心里差点没把自己骂死,同时在心里也有了自己的判断,这玩意什么就福寿全,完全就是简化版的佛跳墙。

当然,说简化版也不全对,严格来说应该是佛跳墙的老祖宗。

佛跳墙,就是通过福寿全这道菜经过百十来年慢慢改进的,但很显然,这个世界并没有佛跳墙,只有福寿全,而且还是国菜。

在白凤那个世界里,关于福寿全和佛跳墙的来历还有好几个版本的说法,其中最为可信的是。

在清朝光绪二十五年,也就是1899年,某州官钱局的一个官员宴请布政使吃饭,他为巴结这个布政司,就令内眷亲自主厨,用陈年酒坛装了鸡、鸭、羊肉、猪肚、鸽蛋及海产品等10多种原、辅料,煨制而成,取名福寿全。

?布政司尝过之后,赞不绝口。问到菜名,该官员说该菜取“吉祥如意、福寿双全”之意,名曰“福寿全”。

从此,福寿全这道菜就产生了。

后来他的衙厨郑春发学成烹制此菜方法,并且加以改进,口味竟然胜于先者。

到郑春发开设“聚春园”菜馆时,以此菜轰动整个榕城。

有一次,一批文人墨客来尝此菜,当福寿全上席开坛时,荤香四溢,其中一秀才心醉神迷,诗兴大发,当即漫声吟道:“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从此,人们就普遍称此菜为“佛跳墙”了。

在白凤前世,佛跳墙虽然还是名菜,但已经不是只有皇帝大臣才能品尝的美味了,在一些高档的酒店里,也有各类的佛跳墙出售,不过几乎都是改动过的,毕竟每个时代都有新发现的食材和调味品,味道自然又有些不同。

白凤看完后去挑选自己需要的食材和器皿,这种东西,必须用陈年用的瓷酒坛,不然味道就会失去很多。

人群

-----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i>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