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两百一十章 收复河套(十五)(1 / 2)

加入书签

林丹汗转移攻击目标的事很快就被明军斥候探查到了,消息送到薛伯陵和杜光亭处时,两人开始召集营长以上的军官来开会。

杜光亭首先说道:“这次归化之战由薛将军全盘指挥,我们北方军区的军队不得有任何意见,从我开始,都要听从指挥。”

薛伯陵也没有推辞,近卫军中自然有一套规则,如果两军协调作战,必须确立一个总指挥。如果有军衔上的区别,那就是军衔高的任总指挥,如果军衔相同,则由年纪大的任总指挥。薛伯陵和杜光亭都是少将,而薛伯陵比杜光亭大了三岁,那当然就是他任总指挥。

杜光亭把斥候的消息通报给军官:“林丹汗本来是去攻击下游的张荩臣部,但据说是因为土默特部的求援,使得他转而向归化而来,大约两天后可以到达。当然,蒙古人不愿意在这个季节渡河也可能是原因之一。察哈尔共出动了四个鄂托克,两万两千人,而土默特保守估计能出动两万人。所以这一战我们人数上是占劣势。但武器给养方面我们是占有优势的,水军刚刚给我们送来了足够的弹药,特别是开花弹的数量极多。而我们的马匹数量足够,粮食可以供应一月。众人计长,一人计短,现在就是要讨论一下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便有一名旅长站起来道:“首先我们应该把附近的土默特人赶离周围,大战一起,如果他们攻击我们的话,会使我们要对付的方向太多。”

又有一个营长道:“也不用赶离,我们以后不是要占领这里吗,不要伤了普通牧民的心。不如我们说大战将起,让他们避开,战后再回来这里,可能会让他们更容易接受。”

杜光亭点了点头道:“确实不能让他们离得太近,顺义王如果攻击我们的话,土默特人当然会听他的,到时四处为敌就麻烦了。”

薛伯陵点了点头道:“理是这个理,虽然我不喜欢蒙古人,但归化城周围土默特的小部落里面的人对我们倒还友善,能够让他们和平离开当然最好。如果有不听劝的,那也不妨杀几只鸡来给猴子看看。”

一个营长道:“林丹汗如果前来,当然会来攻击我们,我们如果就守在这小山上等他攻击,当然会使我们的火炮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减少我们的伤亡,增加他们攻击的难度。只是这样会显得我们怕他,失了大明近卫军的威风。”

薛伯陵笑道:“近卫军的威风什么的,要看最后的结果。难道奋勇冲击,最后死伤遍地就是威风?皇上有一次给我们上课时说过,所谓战争,便是多杀敌人少死自己人,而少死自己人比杀死敌人更重要。既然我们在山上等他们进攻有那么多的优势,那我宁愿林丹汗骂我懦夫,也不愿意多死一个人。”

杜光亭笑道:“是呀,有一次卢学士还说,我们每一个人不能无耻,但军队只要够无耻,就能取得更大的功劳,而且自身的损失也能减低到最少。打不过就逃,占优势就把敌人往死里打,这是近卫军的风格。只不过我们成军以来,基本上都是无往而不胜,倒让有些人开始膨胀,觉得近卫军就应该直接对敌冲锋了。其实最早的时候我们都是等着敌人打我们的,象在觉华岛就是典型的例子,这次我们也可以这样做。“

大家讨论了一会,把各个部队的驻守区域和作战任务划分好,并且强调了在阵前要架设简单的阻拦物,挖出一些陷马坑以防止敌军用骑兵冲锋。因为这里说是一座小山,实际上不过是稍微高一些的土坡,骑兵是很容易冲上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