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3章 小小反击(上)(1 / 2)

加入书签

开春以来,山西境内多地再遭旱灾。与去年的灾情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一场浩浩荡荡的抗旱赈灾之举再次拉开。

要赈灾,朝廷就要拨粮拨银,而对于山西境内的大小官吏来说,眼下却变得更加忙碌起来:一心赈灾想立功者有,假公济私之鱼:有未被查到者,有上下疏通者,更有朝,只是如今情势有变,也只得试试了。

若自己参与捐纳,不管入仕,还是所谓‘取得身份’,一旦此事做成,仲逸便无法再以若一当铺东家的身份示人。

同时,他也无法再为罗府运送药材。

如此一来,罗龙文势必不会善罢甘休。毕竟,自己知道的事太多。若是一直能在当铺做下去,倒也罢了,而捐纳之后,一切都要变了。

至此,此事再明白不过:助力外叔公对付罗龙文,但并非用掉手中所有的筹码。

……

“你说,这个孟县的知县向罗龙文送过礼,还有礼单?”,听到这个消息,文泰着实一惊:若真能将此事做实,至少够他姓罗的喝一壶了。

外叔公此言着实让仲逸犯难:若将礼单之事全盘托出,那势必会打草惊蛇:礼单当中,不但有孟县知县,就拿陕西的情况来说,还有布政使、西安府知府,个别知县等。

若将这些人全部抬出,非但不会触及到严氏,恐怕他们以后也不会用这种方式传递信息,那好不容易得到的渠道就白白浪费了。

“外叔公,孩儿觉得就目前情形来看,此次无法扳倒严氏,若仅仅对付罗龙文,无须如此大的周折”,事已至此,仲逸也只得将心中所想说于外叔公听。

“这……,倒也是个主意,至少稳妥些,只是如此一来,严氏恐怕就暂且动不成了”,文泰双眉紧锁,那神情分明心有不甘。

从刑部郎中到都察院佥都御史,文泰自知他年事已高,这将是他在朝廷当差的最后一班。

若是再耽误下去,恐怕日后就没有机会了。

文泰缓缓转身,目光却落在仲逸身上,他思虑良久,心中最终有了主意。

常言道,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以仲逸目前的行事风格来看,若能通过捐纳入仕,再历练几年,将来的前程不可限量。

严氏如今正是得势之时,倒严的势力还不够强大,仲逸真能做了官,再有礼部袁炜的关照,他日必将是一股真正对付严氏的中坚之力。

还要靠年轻人啊。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事已至此,罗龙文必须要出掉,否则仲逸在若一当铺的经历,将会成为他入仕的最大障碍。

“逸儿,以你之见,此事当如何是好?”,接连数日明察暗访,文泰心中已有大概,但既然要历练仲逸,何不现在就试试看?

果真是心有灵犀,爷孙俩还真有默契。

仲逸直言道:“要对付罗龙文,又尽可能暂时不触动严氏,仅凭陕西孟县这位周知县就够了”。

“哦?说来听听,这个主意倒是听着新鲜”,文泰见仲逸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立刻来了兴致,干脆稳稳落座,自己倒像个局外人了。

“外叔公可令人严刑拷打孟县周知县,贪财之人,想必骨头也硬不到那里。况且他向罗龙文送礼是事实,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先入为主,审的时候就更容易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