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三十七章 定调(1 / 2)

加入书签

第五百三十七章定调

“这么说,消息是真的?”

海外劳务公司办公室里,李副部长坐在沙发上,望着袁处长询问道。

“何止是真的,比你想象的夸张多了!”

袁处长摇头苦笑,他知道,钢铁城最近在忙着为工大申请985资格,因此也随时关注着事态发展。在与国内联系,都会过问最新动态,对于情况发展十分清楚。

“怎么个夸张法?”李副部长欠起身,关切地问道。

“白云天被中科院、工程院接纳为双院院士一事,你已经知道了。李莲等人也同时被中科院或工程院接纳为院士,以及还有三十余名工大兼职教授也被列入考察名单,成为预备院士,这些情况是真的。只是这个名单还要再长一点,经过中科院、工程院紧急研究,又新接纳了三十余名中华制造的高级研究员,为预备院士……”袁处长同情地看着李副部长。

这么多新晋院士,本就是他在幕后操作的结果。

白云天水平如何,全国科研领域的人没谁不知道,双院院士名至实归。

李莲等人与国内专家一道,亲自主持了特钢厂、实验工厂、光刻机等项目的研发,实力得到了所有参与协作的专家们一致认可,所以也被中科院、工程院立即接纳。

其他三十余人,则是白云天以工大名义,向中科院、工程院提名,并将这次提交的大部分技术研发成果,都归到了他们头上。

作为国内与钢铁城联系的纽带,这些人是否参与了相关研究,能力如何,自然要向他求证。

袁处长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全部给予了肯定答复。

不光如此,他还按照海外劳务公司得到的某些消息,又添加了三十余名近几个月才新加入后,崭露头角的研究人员名字,认为以他们的科研实力,同样有资格成为院士。

事实上,他巴不得钢铁城有越来越多的优秀科学家,能加入中科院、工程院。

要是钢铁城愿意并入中科院、工程院,国内怕是笑得嘴都合不拢,哪会拒绝。

钢铁城没可能并入,那能多吸纳一些优秀科学家也是好的啊。

有了院士头衔,就等于半个自己人了。

既然是自己人,国内也就可以通过中科院、工程院,名正言顺地加深与他们的联系,将一些重点科研项目委托给他们研究,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国家服务。

因此对于这批高素质科学家申请加入中科院、工程院,国内是乐见其成,一接到申请就立即作出决定,全部予以通过。

所以现在工大现在的正式院士人数是十几名,预备院士人数则已经达到了七十人!

一旦他们完成国家委托的科研任务,预备两字就可以立即取消,成为正式院士。

未来工大的两院院士人数,很有可能将达到九十人之多!

比清华、北大的院士,加起来还要多!

“这么多?”

李副部长听到这个最新数字,也是惊呆了,什么时候院士这么不值钱了,难道是在搞年终促销?

“他们有这个实力!”

袁处长不知道白云天从哪找来那么多顶尖科学家,他也不想追根究底,只要知道这个事实就够了。

有时候,糊涂是福!

“是啊,他们的确有这个实力……”

李副部长感慨道,从语气判断不出他究竟是欣慰,还是不高兴。

或许两者皆有吧。

“那么从硬指标来说,专家人数、国家奖项是没有问题了……”李副部长摸着渐渐稀疏的头发,自言自语道。

既然白云天愿意照着规矩来,他当然不会不满。

能在不破坏规矩的情况下,圆满解决985申请一事,他也不用背负太大的个人压力了。

“对了,有件事要告诉您。”袁处长拍了下脑门,想起来什么,“工大已经通过你们教育部提名,报名参加了由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在下个月举行的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他们的队伍已经出发了,预备将乘船到菲律宾,再乘机经日本转飞美国。

此外,他们还报名申请了参加今年的国际奥利匹克数学竞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等一共二十三项国际大学生竞赛项目!”

李副部长人都呆滞了。

工大想名列985名校行列,又不想被人说是走后门,所以比照标准去实施不足为奇。君不见为了增加工大专家级人数评分,连白云天都申请加入了中科院、工程院,再专门组织队伍参加国际大学生竞赛,也是顺理成章。

可是这参赛的项目也太多了!

基本上国际上较为有名的竞赛,都被他全部扫光,能参赛的都参赛了。

“这是瞎胡闹!”

李副部长愣了一会儿,勃然大怒,一拍沙发站了起来:“白云天这是在拿学生的未来赌博!太不负责任了,这么多竞赛,他们忙得过来吗?不说能不能得奖,就算都得了大奖,耽误了学生学习,再多的奖又有什么用?”

“李副部长,你也别怪白云天这么做,谁让你们制定了那个莫名其妙的标准,你让他又有什么办法!”袁处长慢悠悠掏出烟来点燃,淡淡地说道,“你制定了要求,人家照着去做,还要怎么的?”

李副部长脸都涨红了:“可也不能拿学生的未来来赌博,这么做学生还有时间学习吗?”

“那你要怎么办?哦,非要人家熬个十几年,等到让你们都满意了,才让人家通过985?这样做,显得你们教育部很有权威?”袁处长早就看他们这批人不满意了,觉得这纯粹是浪费白云天宝贵时间,这时顺带着刺了他一句。

“你……”

李副部长怒不可遏,一下从沙发里站起来,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说没有这些标准,纯粹由考核者自由心证,那只会让大量不合格高校挤进来滥竽充数?还是质问对方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既挑选出真正教学质量高超的名校,又不是胡乱折腾?

可是想想,他还是什么都没说,颓然坐下。

因为他无论怎么辩解,就算嘴上胜过了袁处长,也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就是因为他们的瞎折腾,工大才不得不按照他们的要求,一个个按照标准去做。

要说瞎胡闹,先瞎胡闹的其实是他们!

若不是他们制定的那个标准,一群院士水平的顶尖科学家,会放下繁重的科研任务不管,来陪他们来玩这场幼稚的考核游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