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九十五章 高纯度透镜,轻松迈过头一关(1 / 2)

加入书签

“这么一来,人心就彻底安定下来了!”

白云天感叹道。

接到行政部的数据,这次分房举措得到了所有员工的热烈欢迎,几乎全部登记申请分配住房。而且大多数选择了买房,只有无牵无挂的员工,才选择了租房。

住房是固定的,它永远也不会跑。

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有了这么一套住房,人就有了牵挂。并且随着投入越大,对它的牵挂就越深,就越离不开这个地方。

一旦有了牵绊,人就难以割舍。

至少在还完贷款以前,绝大多数员工会安心留下来,为钢铁城的事业而奋斗。

白云天要做的,就是不断提升员工的生活水平。

只要钢铁城的生活水平能持续保持在高水平,让这里变得越来越现代化。员工们在习惯了科技带给人们的巨大便利之后,到时候放他们走,他们也不会愿意离开。

就算离开了,他们也会想方设法回来。

作为一个星际时代穿越过来的人,他有这个信心!

事实上,已经出现了相关征兆。

那些单身过来的员工,在半年多的习惯以后,随着钢铁城一项项重大工程竣工、一栋栋楼房耸立起来,他们对这里的认同感也越来越强。

借助新开通的卫星线路,他们在与国内联系的时候,大都告诉留在国内的家人他们过得很好,表示这里工作机会多、收入高、生活很好,希望亲人们也能过来。

在他们的现身说法下,全家迁来力波的员工家庭数量猛增,年龄结构、男女比例日趋合理。

钢铁城的人口总量,很快突破了三十万人大关,向着四十万急速迈进。

人口日渐增多,街道日渐繁华。

钢铁城,也越来越像是座真正的城市了。

白云天了解了一下人口增加的情况,就再次将所有精力,投入到计算机关键技术的攻关上。

准确地说,是光刻机的技术攻关。

钢铁城三大业务方向,计算机是难度最大、要求最高的项目,白云天也将大多数精力,投入到了这上面。

说它的难度最大,是因为计算机制造所需的产业链,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整个生产过程所涉及到的,都需要最为精密的尖端制造技术。

芯片、存储器、主板、显卡、网卡、显示器,无一不是所在行业的最尖端技术体现。

在以上制造过程中,精密制造技术只是基础!

它还需要尖端的机电控制、光学技术、化工、工业控制、计算机等多个学科的尖端技术配合,方才能制造出满足人们需要的高性能产品。

组成计算机的每一个元器件,本身就具备了成为一个单独行业的高度。

其制造难度之高可想而知。

而在这些元器件中,处理器的制造难度又堪称最大。

光是它的前置技术硅晶元制备,就难倒了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制造企业。

在早期,人们能够制备出来的硅晶元,直径不过20mm、30mm,也就是一两英寸,只有铅笔粗细。

当人们对冶金技术的研发日渐深入,研发出更稳定的电机及其控制技术,可以稳定地缓慢提升晶种,让单晶硅可以更长时间包裹上来,逐步成型之后,晶元的直径才能做得越来越大,由20mm、30mm,渐渐变为50mm、80mm,再到现在的150mm、200mm。

当不易与硅产生相互掺杂的新型单晶炉体,研制成功以后,单晶硅的纯度才会越来越高,切割下来的晶元片坏点才越来越少,可用面积越来越大,成本大幅降低。

即便时间已经进入了二十世纪末,可是全球各国,掌握了八英寸晶元制备技术的国家,也不超过一掌之数。

绝大多数国家连六英寸硅晶元的制备,都无法保证良品率。

这就是没有尖端制造技术、没有尖端化工研发能力、没有尖端机电控制技术的结果!

就算现在世界硅晶元制备技术停滞不前,其他国家也会视其本身技术水平的差异,需要数年、十数年、数十年的持续研究,才能达到当前高度。

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何止百亿、千亿!

况且先发国家不可能停步不前。

你在研究,人家也在研究。由于投入的资金、优秀研究人员数量、综合尖端技术上的差距,先进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差距,不但不会消失,反而会越来越大。

大到让人绝望!

这样的科研竞赛,小国根本玩不起!

于是绝大多数国家都放弃了自我研发,改为从国外购买成品设备。

结果,先发国家的科技垄断就此形成。

一旦走上这条路,那就等于将自己在相关技术上的命脉交到了对方手上,沦落为对方的附庸。

国内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当我们放弃自我研发之路以后,我们的集成电路产业,就彻底攥在了欧美手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