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八十一章 会议变讲座(1 / 2)

加入书签

白云天就是要给他们上课o

不过上课是假,借此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主要研发成员,引导他们的思路,才是主要目的o

他并不需要这些教授们,从零开始,展开研究o

事实上,他脑子里就有大量完善的可行方案,只是不好就这样拿出来而已o

变速车,他可以说是参考了国外的产品,仿造而来o

新型高性能电机、电池,虽然有全套的设计图纸,就连生产线制造图纸都是完整的,大家只需照图施工o但这两项成果,他到底是何时开始研发的,谁也不知道o

也许他,早就就这两项技术,已经提前预研了多年也说不一定o

谁让他失忆了呢?

搞不好他就是恰好恢复了这部分记忆,谁又能提出质疑?

可是这样的事,可一可二不可再三!

你可以是天纵之才,也可以过目不忘,甚至就算是看完书就马上领悟了书上所有的知识,大家都能接受o

然而,你不做任何研究,一再拿出成熟的技术方案……,你当别人都是睁眼瞎不成!

他如果这样做,任何人都会怀疑,他背后绝对有一个研发能力超强的团体在支持o

至于窦处长、袁处长?

估计在得知消息以后,第一时间就会果断切断跟他的联系,以后坚决不会再跟他有任何接触!

那些还敢靠近他的人,多半另有任务在身o

所以白云天才会走曲线救国道路,装模作样搞一个研发项目,形成一条完整的研发——生产任务链o

时光等人技术能力不足,完成不了他的期待,他就再拉上科中大,开展这个联合研究o

但这都是掩饰o

他必须要主动参与,而且拿到主导权,引导众人跟着他的思路走,朝他希望的方向展开研究o

只有这样,才能以尽可能少的研发投入、尽可能短的研发时间,拿出成熟可靠的产品,而又不会引发外界的质疑o

至于为什么他指的方向大都正确……

这有啥好奇怪的!

成功的科研团队,与失败的科研团队,最大的差异不在于研究人员的水平高低,而在于项目负责人的眼光!

纵观那些伟大的科研项目,项目负责人总是会指出正确的研究方向,让研究人员向这个方向展开研究,并取得一个又一个丰硕的成果o

而一旦该项目负责人离职,或是意外逝去,换了一个负责人,虽然仍是这些研究人员,但却屡屡失败o

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o

这就是一个优秀的科学家,所拥有的敏锐目光!

你问他为什么要朝这个方向展开研究,对方也能头头是道说明原因o

当然,反驳方同样可以找出各种论据,来证明这是错的o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