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三十五章 李儒(1 / 2)

加入书签

有道是千人盈城万人盈野。

足足六十万大军想要无声无息的穿过燕州,抵达横皇城显然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根据前方探子发回的消息来看,崔庭的六十万大军抵达横皇城起码要花去半个月的光景。也正是因为如此,当三日之后密密麻麻的楚字玄旗出现在横皇城外时,这座巍峨的古城之中方才一片惊恐与哗然。

圣阳军的统领,年过五十的大夏王爷李儒临危受命,带着十余万圣阳军在横皇城头布防。

作为大夏唯二的王爷,李儒的一生倒还称得上传奇二字。

三十年前,李文景兵败大黄城,卧床不起,膝下九子,武百官,甚至那位李末鼎也有前来,但对此李儒都表现得极为平淡,并未在诸人身上注目半刻的目光。他始终皱着眉头望着城外那黑压压的一片大军,不言不语。

城头的文武百官虽然有心说些什么,但似乎却对于这位李家王爷极为畏惧,没有一人敢在那时出言打破这场面上的沉默。

“禀将军,探子回报城外叛军不到五万人,似乎只是先遣的急行军。”这时一位甲士忽的走到了李儒的身旁,单膝跪下,嘴里如是言道。

这话出口,李儒还未曾回应,城头上的文武百官却是纷纷脸色一变,似乎有些意动。

“唔。”相比于他们的反应,李儒的回应却是要淡漠许多,他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随即言道:“传令下去,驻军各部加紧布置防御设施,不可私自应战,违令者斩!”

那甲士闻言,自然不疑有他,告退而去。

而周遭的诸人却一脸的不明所以,但又不敢多言。最终却是那位李末鼎咬了咬牙,上前一步问道:“皇兄,此刻叛军千里奔袭而来,人困马乏,加之尚未聚成大势,理应领兵出战,挫其锋芒,扬我圣威,为何皇兄却避而不战?”

这个问题似乎也算是在场诸人心头的疑惑,他们纷纷在这时侧头看向李儒,等待着他的回答。

“我听闻皇弟素来与江湖中三教九流交友甚广,府中也养了三千家兵,既然皇弟如此忧心国事,不若我现在就打开城门,让皇弟领着家兵去与这叛军一决生死,扬我圣威如何?”

李末鼎闻言顿时脸上的神情一滞,脸色阴沉了下来。

周遭的诸人更是闻出了此刻气氛的尴尬,就算心底同样存在着与李末鼎一般的疑问,此刻也只能压了下来。

徐寒眯着眼睛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幕,又侧头看了看城外密密麻麻的黑甲,他微微一笑,竟然是在那时转身离去。

与他一同前来的南宫靖见状,眉头一皱,似乎有些不悦,但却不愿意在人前发作,也在那时领着手下的执剑人跟上了徐寒离去的步伐。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