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15.第514章 凡事太正受其累(1 / 2)

加入书签

敏而好学的学生总是受老师喜欢。

徐长卿学习能力强大、一教就会,女生莉雅在意外之余,也愿意多加指点。

不到三个小时,两人已经角色互换,由徐长卿弹吉他,而莉雅为他伴奏。

到了这一步,再想进步就难了,按照莉雅的说法,徐长卿还是太过匠气,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在里边,但没有感情,没有感情的东西就没有灵魂,而没有灵魂的音乐是没有感染力的。

徐长卿微笑,他的内心虽不说已经满满当当,也艺了。其实就是觉得虚假,那些成体系的设备围绕着你,便捷而周到,但那都是科技赋予的,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亲自操劳,会让我感觉自己是真的活着,我这样说不知道你明不明白。”

徐长卿点头,这跟他现在的感觉很相似,相对而言,他的更宏大高端,等于是否定了所有前人的智慧结晶,准备自己亲自经历一遍,检验一遍。

而莉雅的这种则是追求一种朴实的真,仅是针对生活。

灵魂不能承受之伪。

徐长卿很自然的就总结出了这样一个概念。

简白的说,意识的天花板出现了。

太过高端,而思维模式没有提升,就会觉得虚假不真实,会本能的排斥身边大量的繁复和不可理解的东西,渴望从简约中获得知晓和掌控所带来的安宁。

当然,这一切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有思想,肯动脑,不满足于固有的思维惯性。

很多人习惯性的被社会的运转带了节奏,生活循规蹈矩,懒得去想他们认为不切实际的。认知主要停留在以生理需要为基础的几个大项目上。

吃喝玩乐,最多再加点普世型的关于荣誉、成就的名号,比如当了博士就牛逼了。又或成为了土豪真叼等等。

这些就足以将人的精力瓜分干净,如果还有点空余,那么养儿育女,或跟父母亲友的互动再增加点,也就彻底耗光了。

年轻的时候可能玩乐的比重占的大些,年长就收了心,在横向比较后,开始从方方面面的拾掇生活,成了普通大众中的一员。

但总是有些相对而言叛道离经的,从叛逆期开始,就不愿意像大多数那样按部就班的生活。

这类人在主流群体眼里,基本都是把自己的生活搞的一团糟的失败者,65岁的平均寿元,40岁了还无家无妻无子,这差了旁人多少步呢?

这类人有的是因为经济拮据而没法置办,也有的并不是因为钱,至少它不是主要原因,而是因为想法和思路,拒绝向主流靠拢,同时又带着那么点无法靠拢。宛如大河溅出的、散落在岸滩或礁石上的水滴。

徐长卿意识到自己在迷茫的时候,本能的寻找这样的别样单位,是因为他之前其实就是主旋律的代表,甚至过于主旋律,简直就是人工开凿的运河,不允许外溢,都规规矩矩的奔流向前。

而当它意识到这种奔流本身并非水的意志而是大地的引力时,他开始有了别样心思。难道水就一定要汇入大海?

有了这样的疑问,他自然有了更开阔的想法。

但这些想法绕了一圈之后,他又想,为什么就一定要拒绝汇入大海?

既然奔流和成为一片水洼或蒸发成水汽、汇聚成云朵,都是无意义的,都是自然中的一种现象,没有高低差别,那么为什么一定要拒绝奔流?就是因为之前一直在奔流?这是不是有点喜新厌旧、这山看见那山高的嫌疑呢?

莉雅见徐长卿沉思半晌不说话,便主动挑起话题。

她对这个男人非常好奇,她也知道对女人而言,这不算什么好事,好奇往往是情愫的开端。而她很清楚,做什么都显得规规矩矩、有板有眼,连放松时的坐姿都很端正雅致的徐长卿,跟她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莉雅清楚,这种将规矩刻进了骨子里的人,是主流社会的优质螺丝钉,出现在这里只是长时间运转,疲累了,换个心情,很快就又回披挂上阵,开始运转。

而她,却是闲逸自由惯了,过不了那种连当家庭主妇,都要每天把自己拾掇的井井有条,戴着面具跟周围邻居相处的生活。

可情不由人,尤其是对女人而言。她非常喜欢徐长卿给他的感觉,这人虽然不算高大,看着也很随和,但内里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刚强和方正,就像用绿色植被点缀的绝岭雄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