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94.第493章 死亡鞭策治懒癌(1 / 2)

加入书签

论及太空前哨战和前进式星港,联邦和共和国都有专门的研究和开发之路。

像联邦的双子星基地舰,九十一种展开就能当星港的设备。

不过它的自给能力不足,需要后方运送物资。

今年年初时,联邦在双子星的驻扎舰队,一度因异生物浩劫,后方补给中断而闹出洗劫谷神星的事情。

且不说负面影响,关键是能获得多少,而且这也是有的抢,若是没有呢?比如去bb星,那可是600au之外,沿途空荡荡,基本上什么都没有,总不能补给舰出状况,人们就活活饿死。

而模块工厂和拖曳舰解决了问题。

模块工厂是从太空船坞制造出来的,分段式制造,然后用专门的大型熔接设备,进行熔接。使材料拥有一体性的强度,这是在太空高速行进的基础。联邦就是因为这方面的技术不过关,造舰速度快不起来。

有了能快速量产的模块工厂,再加上被称作骨架船的新式拖曳舰,模块工厂就能跟上舰队的移动速度。这个速度,可就不是移动城市所能比的了,它是真正的能跑出速度的生产单位。

共和国也不是没想过一次到位,也就是外域城邦的以固定舰船作为基架平台,搭载不同设施而生成的运输舰、工程舰。

可惜这种舰船的技术难度大,制造周期长,就连外域城邦也只有宝卫五才能造,东西虽好,却不适合现在的共和国。

然后共和国又瞄上了雷日神号,这个船虽然不及正宗的工程舰之流优秀,但简版的功能也还是挺好的,至少在地球那样的大气环境中能自如行动,一艘船展开之后就是一个五脏俱全的工业基地。

然而等了解了天卫三的情况之后,共和国的技术大拿们再度呲牙,仍旧是先进,比他们的实验室级别还要领先个十多年,这意味着集合所有相关专业的顶级精英,在不计工本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打造出性能略差的同类设备,并且工期也肯定要长许多。

这不符合共和国的实际需要。

直到模块空间站被制造出来,共和国满意了。它的技术难度较低,是经验的结晶,主要价值体现在制造流程和设计方案上。

而徐长卿称之为太空集装箱,就是为打包工厂等设施而设计的,如今的九州空间站,其实就是这种技术的实验品,在先后造了化的传承,不是两三代人的时间就能削抹的,它会根深蒂固的存在很长时间。

有了这样的认知,各种不是帮派的帮派就重新兴盛了起来,什么荷兰帮、墨西哥帮、越南帮……基本都是以国家为单位,本国人凑在一块儿,相互照应,对帮外人异常的戒备。

新联邦过来一看是这个情况,索性就让他们以各自的民族为单位,打发他们上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