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六十一章 腊月(1 / 2)

加入书签

过了腊房用品或女红用具等等。敏顺郡主很喜欢,再三向她道谢。

敏顺郡主还偷偷告诉她一个秘密:“那回嫂子劝我,心里有什么疑惑,都可以跟父亲直说,不要有所顾虑,别因为外人的闲话,便质疑起父亲对我的父女之情了。我便真个问了父亲,为何不愿意象从前那样,陪我多说说话?结果父亲告诉我,他看到我,便想起母妃的死,觉得对不住我,让我成了没娘的孩子。可母妃确实有错,他又不能昧着良心轻轻饶恕了她,只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父亲心里难过,又觉得没脸见我,怕我怨恨他,才会不愿与我交谈太多的,免得我忍不住说出伤他心的话来。可他也知道,倘若对我避不见面,只怕宫里的人对我会有什么误会,怠慢于我,所以还是每日来看我……”

敏顺郡主说着说着,眼泪就下来了:“我那时候才知道,父亲对我还是一如既往地疼爱,我却误会了他的真心,真是太不孝了!父亲不想让我说出怨恨他的话,其实是担心皇祖父会迁怒到我身上。因为母妃做的事,皇祖父才是最生气的那个人。若不是有父亲苦求,皇祖父只怕早就暗地里赐死母妃了!其实父亲真的是多虑了。我怎会怨恨他?母妃的死,是她自己想不开,也是她自己犯的错。我兴许会怨楚正方夫妻,会怨母亲自己,但绝对没有怨恨父亲的道理!”

秦含真叹息着安慰她道:“郡主如今与太子殿下解开了误会,日后父慈女孝,和睦相处,就再好不过了。太子妃娘娘已经去世,太子殿下与郡主却还要继续在这世间存活。对郡主而言,世上再也没有比太子殿下更亲的亲人了。往后不必有什么顾虑,也别再因为旁人的关系,就生分了才好。”

敏顺郡主擦了擦眼泪,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母妃就算有错,也是我的亲生母亲。她如今已经去世了,我便忘了那些不愉快的过往,只记得她的好处就好。父亲乃是我的至亲,我万万没有因为旁人的挑拨,便误会了他的道理。还有皇祖父,其实皇祖父也很疼我,并没有因为母亲之事,便对我有所偏见。父亲其实也是太过小心了。我已经向皇祖父与父亲说出了心事,皇祖父亲自安慰了我,还天天把我叫到他跟前去陪他用膳,省得再有人嚼舌头说我的闲话。太后娘娘还替我重新挑选了侍候的宫人,旧人也不做处罚了,便随其他宫人一同放出宫去,只当是替我积阴德。”

秦含真笑道:“郡主觉得高兴就好了。如此,郡主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往后再不会有任何误会与沟通不良了。”

敏顺郡主抿嘴羞涩地笑了笑,忽然想起一件事,凑到秦含真耳边问:“嫂子,你跟蔡家的姑娘交情很好,是不是?你娘家好象还跟蔡家是姻亲?”

秦含真眨了眨眼,点头道:“是呀,我继母就是云阳侯的族妹。我四堂妹,就是郡主熟悉的锦春,跟蔡家一个旁支子弟定了亲,还有一位表姐,嫁给了云阳侯世子为妻,如今都怀孕了。”

敏顺郡主犹豫了一下:“他家姑娘的性情好么?容易相处么?”

秦含真笑道:“蔡家别房的姑娘,我不太清楚,但云阳侯嫡长女的性情是极好的,爽朗大气,处事又周全。我跟她最熟,只是跟她的妹妹们来往不多。从前见过几面,感觉都是好相处的姑娘。”秦含真迟疑了一下,“郡主问这个做什么?”

敏顺郡主的视线有些游移:“也没什么。太后娘娘跟我说,若是在宫中闷了,可以叫几家高官显宦家的女孩儿进宫陪我说说话。我不耐烦跟生人打交道,本来还可以叫锦春来的,但她在家也忙得很,况且找她问蔡家的事,她肯定会说蔡家人人都好的。也不知道那蔡十七给她灌了什么迷|魂|汤!”敏顺郡主轻哼了一声,显然有些不乐意看到小伙伴定亲之后,心神都被未婚夫笼络了去。她挽着秦含真的手臂,道:“好嫂子,我就只信你的话!”

秦含真笑道:“这个嘛,个人有个人的喜好,我喜欢的东西,兴许未必合旁人的意。蔡家的姑娘们好不好,郡主亲自见过就知道了。光问我,可做不得准。太后娘娘既然想给郡主寻几个朋友陪伴,郡主就把人召进宫来聊一聊好了。”

敏顺郡主收回了手,干笑了两声:“那算了,我这里供着菩萨呢,整天都烧着香,没得熏了别人。要见,还是等日后再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