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一十章(1 / 2)

加入书签

大夏的老百姓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只是睡个闷头觉的功夫,第二日一早起床,这天变了。向来被誉为大夏肱骨的南阳侯原来与秦超是一伙的,江北六州接连失守,被贪狼铁蹄肆意践踏,连那刚满八岁的小皇帝也差点被人捉去。

半壁江山已失,强敌势如破竹,而大夏朝内里早乱了套,地方各自为政,散沙般不堪一击。所有人都以为大夏要玩完了,估计用不了几个月功夫,那从未吃过败仗的贪狼国三王子能挥师南下,九州怕是要此易主。

然而谁又能想到,是这已经如同破屋烂瓦的残败山河,竟是被镇南将军的公子和江东袁氏联合撑了起来,特别是镇南将军公子陵洵,自他回荆州以后,以雷霆手腕迅速收揽镇南将军旧部,不少荆州名士也争相投奔于他麾下,只用了短短一个月,便征集三十万大军,生生将贪狼人拦在了长江以北,让他们不得南渡。

最开始的半年多,贪狼军还有些蠢蠢欲动,时常向江南发起攻势,后来却渐渐偃旗息鼓,像是猛兽蛰伏,竟有与大夏划长江而治的意思。

两方这样僵持下来,一晃便是三年。

又到了隆冬时节,除夕将至,街上到处都是贩卖年货爆竹的,国破的阴霾似乎也被节日洗刷干净。

荆州武陵郡衡芜城内今天格外热闹,街上人头攒动,似乎全城的百姓都倾巢而出,尤其是尚处于豆蔻年华的少女,更是一个一个面露娇羞,满含期盼地在人群中引颈而望。

这般情形,当然不只是因为要过年了,大家都一起涌到街上凑热闹,而是因为今天是个大日子——他们陵少将军要出城去祭祖了。

“来了来了!陵少将军来了!”有那眼尖的老早在人群里喊起来,引来人潮骚动。

“我特地早起煮了一锅茶叶蛋,也不知道咱们将军不吃,听说只要是吃的,送到将军身边那个总是笑眉笑眼的小副官手里,一定会收下呢。”

“切,少将军是什么人,怎会稀罕你的茶叶蛋?依我看还是做两双冬鞋实惠,我特地用了獐子皮做底,可暖和了!”

“少将军以前可是经营绣坊的,什么织锦布料没见过,还能缺你那两双糙鞋?”

路边两个大姐险些因为送东西打起来,都觉得自己送的礼物最为体己,瞧不上对方的。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当然了,这只是年岁稍长一些的妇人,至于那些未出阁的小姐们,送礼便是另一种含羞带怯的风格了,而且送的东西也都是些手帕香包之类的风月物件,不似大娘大婶们这般实诚。

陵家军走到哪里都要受到当地百姓夹道欢迎,这不仅是因为他们是大夏最后一道壁垒,保卫他们不受外族侵犯,更是因为陵家军治军严谨,走到哪里都不取百姓分毫,碰到遭了农荒的地方,还会主动分兵帮农,引用阵术修筑水利制造农具。不过这都是台面上的说法,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十分淳朴的——那是陵少将军长得忒好看了。

寻常武将都是五大三粗之辈,这陵少将军却比那读书的斯文人还要俊秀,而且丝毫没有架子,一双桃花眼不知勾走了多少闺中少女的芳心。

“少将军!陵少将军万福!”

“陵少将军新年大吉!”

传说中的少年将军终于骑马而至,路两边的百姓争相将自己手中的竹篮奉上,口中说着拜年的吉祥话。挤在当中的一个少女,头上戴的幂蓠被挤掉了,却被陵洵及时接住奉还,那少女在手足无措中惊鸿一瞥,只见少将军唇角勾着漫不经心的笑,微翘的眼尾却好像脉脉含情,可是再一望去,漆黑的眼底并无多少笑意,方显出征战沙场的冷峻威严。

“少将军,当心有刺客埋伏,还是下令将这些无关人等驱散开吧。”刘烁是镇南将军的旧部之一,当年收到少将军还活着的消息,他是第一个组织人手前去寻找陵洵的,又精通排兵布阵,在一众旧部中颇有威信,因而如今已是陵洵的左膀右臂。此时他皱着眉看了眼不停往前递送的竹篮,不由担心。

“无妨,这里没有什么可疑的人。”陵洵只是随意往人群中一扫,便懒懒地说,“老乡们的好意,不要辜负了才好。”

刘烁小声应是,便不再多言。他知道,身边这位少将军,别看年纪轻,在阵法造诣上却是深不可测,只要他说这里没有可疑的人,那必定是没问题的。而且别看这位平日里总是春风拂面的,其实是个说一不二的主,心硬手黑,在他面前少说多做为好,否则指不定哪句捅了他肺管子,要倒血霉。

刘烁至今还记得,三年前陵洵刚回荆州,不少陵家旧部不服他,甚至怀疑他是不是冒牌货,还要按着那陵府老管家的血书记载,去看他胳膊上是不是有块铜钱大的红色胎记,没想到却直接被他大嘴巴抽回来。

他那样大马金刀地坐在主位上,指着陵府的匾额道:“你们看清楚,我回陵家不是来享受尊崇荣耀,而是要背起满门血债,向那贪狼人讨回来。因为有我才有陵家,没有我,这是块破木头。我是陵家之子,你们愿意相信跟着我,不愿意信的话,他娘的给我滚蛋!用不着谁来确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