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六十一章 质量如水(1 / 2)

加入书签

听闻蒙恬所说,王翦先是一怔,随即冷笑:“看来老夫军,加上兀自不知身份泄露,我等骤然难,完全可以用万象碎灭钟震散他全身窍穴,再将之镇压到九渊归元鼎最底层!不过若非事不得已,还是尽量留他一命,此人若是活着,比死了更有价值!”

“但愿如此,你当初将他囚于‘日月星辰神禁罗网’,不也是自信十足?嘿嘿……‘元气千变万化’,好一个‘元气千变万化’,难怪他可以将相柳蛇毒与凶性都演绎得毫无破绽!他既有此依仗,又焉知有何等厉害手段还未使出?”

“他的元气虽变化多端,但诸窍却相对恒定,肉身不能随意散化元气,只需镇住他的肉身即可。再者,此一时彼一时,当初他以有心算我无心,如今却是我等以有心算他无心,成算甚高!”说到这里时,蒙恬忽然下定决心,拱手肃然宣告:“蒙某愿与王老将军立下军约,此事若成,王老将军当居功,若败,则由某一人承担一切罪责!”

…………………………………………

“原来蒙恬早已在守株待兔谋算我了,不过他如果不知道我非在限定期限内前往五行仙天不可,也没可能作出这种布置,这么一来就是其他轮回小队给我挖的坑了,在不能暴露主神相关信息的情况下,看来还有人非要设法算计我这一把……”

与此同时,正处于鼎中的王宗对王翦与蒙恬从头到尾的对话已是了然于胸,从头到尾,毫无疏漏,虽然明明隔着九渊归元鼎的重重禁制,以及龙气降下旗门屏蔽一切机密,但这一切对于越色空的异质混沌原力来说完全不起任何作用。

这是一种奇妙的感受,王宗的视角、心神甚至人格宛若一分为二,其中一个有血有肉,依旧在深海世界中不断向前搏杀,试图掌握以褶皱微观维度来随意操纵物质密度的根本奥妙,力精气神高度合一,充分沉浸于探索未知领域以及突破在即的满足与感动中,其中又伴随着念通神煞而不断涌现的一系列玄奥莫名而又纷乱古怪的信息,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与水性相关,这使得共工法相不断出现一系列微妙的变化。而另一个人格则高高在上如渊如镜一般将身周一切事无巨细地映出,无视任何障碍,不受任何干扰,甚至本体的一切情绪波动乃至生死存亡状态,都与之没有任何关系!

这种感觉,就像在玩一个第三视角rpg游戏,王宗本人相当于游戏中的主角,而这个视角则是屏幕之外玩家的视角,虽然屏幕映出的场景锁定了游戏扮演主角,只能跟随主角的移动而移动,但玩家看到的一切却不等同于主角所看到的,游戏中能够妨碍主角视野的事物,并不代表能妨碍玩家。而对于玩家来说,游戏中再激烈的恩怨情仇万般险恶,都也不过是一场不会真正妨碍到自己的游戏。

如果要给一个定义的话,大致可以称为“有限范围的上帝视角”,不过究其源头,或者称为“天魔视角”还要更贴切一些。或许,对于真正拥有这种视角的天魔来说,诸天万界都不过是一场场游戏罢了。

在然一切之上这一点上,或许类似于王宗在香格里拉时凭借佛祖舍利加持的视角,但那种视角毕竟还是立足自身,不像“天魔视角”一样从一个完全于己无关的角度去看。虽然未免过于冷漠,在某种程度上却称得上真正意义的“旁观者清”,以此为参照,王宗有足够的信心去及时修正都天神煞对心智的负面影响。

“事已至此,也无需顾忌太多了,趁着对方还未真正图穷匕见的时机,尽量参透‘重水涤血’与‘琉金塑骨’这一切背后隐藏的根本奥妙,再杀出重围!眼下此地位于共工与蓐收界交界,空间水性甚强,可以较轻松地潜入虚空,共工法相的威力也依然巨大,若能进一步参透金性,凝聚蓐收法相,单凭这些人拦不住我!唯一可虑的,是神龙见不见尾的秦始皇,不过也只能赌他不会为我屈尊出手了!”

纵然形势颇为严峻,但王宗考虑的依然是凭实力说话而不是降服,他很清楚这一切说到底也不过是蒙恬针对他的计算。至于秦始皇,从蒙恬与王翦的对话来看,明显没有专门针对他而有过什么指示,也多半没有特别关注过他。

仙秦已然立国过两千年岁月,如今的秦始皇也早已不是历史传说中一天批阅数百斤奏章的那个勤劳的皇帝。基于法家治国的理念,在各种法制规章已经历经两千年完善的今天,仙秦军方官方已经习惯于一切遵循法规行事,也习惯了事事通过龙气向秦始皇启奏,而又永远只迎来千篇一律的模式化回应的这种状况。一切功过奖罚,爵位升贬,也都照着原本拟好的章程即可核定,仿佛秦始皇无论是否存在都不会影响这一切继续运转下去。是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以秦始皇如今已神化到近乎“不可见”的层次,基本上只要不生动摇仙秦根基的大事件,就不会迎来他的直接干涉。王宗自忖自己哪怕再强,相比相柳还颇有一段距离,眼下即使杀出重围,也多半不会和秦始皇直接怼上。

王宗心中打定主意,手上却依然一如既往,在纷乱狂野的出击中幻化荒蛇百噬,每一秒都出击数以百计,宛如魔蛇般妖娆灵动的双臂,伴随着身形急旋转,在身周幻化出千万蛇潮盘曲乱舞,凶戾惊天的一幕。看似肆意狂乱的出击,却造成一波更甚一波的旋绞涡流,每一波旋过,都将绕身而盘的亿万无限柔韧的水丝拉得更长一倍也更纤细一倍,如此近百波过后,这些水丝已然纤细得彻底了无痕迹,紧接着又在某种在水中酝酿已久,而又突然激力场涤荡冲击之中,彻底消融于水……

“好,这一关破得甚好!”

此时王翦已经与蒙恬联络完毕,又凭玄武将印调兵遣将,暗中在殿外布下重重兵甲禁制,这才解除旗门,正好从紫镜中看到王宗突破第五重海渊的一幕,忍不住出声赞叹。

“九渊归元鼎”中设下的重重关卡原本就是王翦依自身感悟的人仙绝学精华设立,以他的目光,自然能够看出虽然表面上王宗运用了相柳蛇毒又以相柳的形意出击,但实质上却完全是沿着人仙路子来的以力破解。

“在掩饰真正身份的前提下,仍能轻易做到许多玄武军精锐都做不到的这一点,此人若是转修人仙,成就也是不可限量。”王翦心中暗道,“只可惜此人心气太高,不知厉害,终究要吃过一番苦头,狠狠挫去傲气,才能心悦诚服归于王化。”

一方面有心观察王宗能耐,一方面也是静等王宗自行闯入更深的海渊方便挥“九渊归元鼎”更强的镇压之威,王翦并不急于马上难。更何况,场中还有一个更霸道的“万象碎灭钟”,两大杀器伺候,加上以有心算无心,王宗就算神通再广,也该翻不出天去。当然,由于蒙恬的前车之鉴,为保万无一失,王翦仍然作出了一系列额外的布置。包括现场的宋天、罗应龙等人,在万一王宗还能脱困而出的情况下也能派上用场。其中郑吒虽然立场暧昧,但如果事到临头,谅他也不敢明目张胆地相助王宗。毕竟,就眼下来说,郑吒也仅仅有知情不报的嫌疑而已,即使王宗身份暴露,表面上从未与“荆无殇”有过接触、交流的他也完全可以推说不知情,但若是直接相助暴露身份的王宗,也就只能将自己陷进去。

郑吒却不知王宗身份已然暴露,只是和宋天、罗应龙一样全神贯注观摩王宗在镜中的表现,虽然因为都天神煞这一大干扰源,某些细节时而会出现失真,但整体上依旧能看个明白,看着看着,他忍不住开口问道:“他的动作,怎么看起来越来越慢了?”

事实上,镜中映出的王宗动作一直以来都没有变慢的迹象,但郑吒很清楚随着越来越往下潜,王宗的身形正在越缩越小,眼下大概只是稍大的昆虫程度,只不过映出的影像一直跟着调整放大而已。而照常理来说体型越小的个体,相同度情况下活动频率理应越来越快,正如雄鹰哪怕飞行度比蜂鸟更快,也绝对无法以蜂鸟的频率去煽动翅膀。然而王宗体型既然明显大幅缩小,动作却没有明显变快的迹象,显然只能说明他变慢了。

王翦笑而不语,宋天依旧冷着一张脸,倒是罗应龙漫不经心地回了一句:“你不知道液体密度越大,阻力越大吗?把你浸在水银里,你还能剩下几成度?再说,这种水还有一种无法阻挡的渗透邪性,你动得越快,就会感觉身体像灌铅一样越是沉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