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绝地救援(1 / 2)

加入书签

吉大港,蒋浩然的独立办公室内。

“什么,你说什么?陈甲庚在马来半岛?”蒋浩然蜂蛰般跳了起来,疾呼道:“当初波奈温不是说岛军占领新加坡之前,他就去了荷属东印度吗?”

就在刚刚,庄富国到来之后,紧张地把蒋浩然单独请到了办公室,告诉他一件不太好的消息,东南亚著名的华侨陈甲庚先生在马来半岛上被敌人围困,随时都有可能被捕,而一旦陈老先生落到了敌人手里,要么就会成为敌人要挟的资本,影响到整个马来战役,要么就会牺牲,而不管哪种结果,都不是中国人尤其是延安人希望看到的、听到的,所以,延安方面希望蒋浩然不惜一切代价营救他。

陈甲庚祖籍福建,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陈老虽身处南洋,但一直心系中国,积极支持中国国内的革命活动,早在1910年就加入了同盟会并积极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在新加坡成立,陈老被推选为主席,他自己带头捐款,还组织各类活动募捐。仅仅1939年一年,南洋华侨就向祖国汇款3.6亿多元,从卢沟桥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的4年半期间,共计捐款约15亿元,极大地支援了中国国内的抗日力量。

1938年,广州、武汉相继失守后,我国对外交通濒于瘫痪。新修建的滇缅公路成为最主要的军运大动脉。不但需要大批军运汽车,而且急需大批熟练的司机和汽车修理工。

陈老听闻之后,迅速向华侨总会发出《征募汽车修机、驶机人员回国服务》的第六号通告。一方面号召华侨捐款捐物,购买大量汽车和军需物品,另一方面还亲自到南洋各埠演说动员,广大华侨青年热烈响应、纷纷报名参加。

短短十几天的时间里,就组织了化,除了此人简直不做他人想。

在地图上端详测量了一番,蒋浩然皱起了眉头,喃喃道:“他们的位置在宋卡与北大年之间,已经靠近东海岸了,这人可不好救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