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85引 她娘的好(1 / 2)

加入书签

第485引 她娘的好

石室面是一间简单的寝屋,大概也应该是庵主的屋子。请大家搜索(126shu)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节南打开屋门,门前廊下一个人影也没有,屋前一座七步园,琴声很近。她踏出小园子,绕过假山,看到相思古树下的广亭,王泮林送她相思花的地方,一群女子静静围坐,正在赏琴。

弹琴者,面对着她,容貌因发福而不显山露水,丝毫看不出故事所形容的坚毅不屈,或战无不胜的决断之力,从头到脚没有半分违和,甚至连目光都是温和慈柔的。

相思花已谢,相思豆已落,心人不在,而给她生命的人已抛弃她。

延夫人。

的确,不至于吓她一跳,却让她觉得痛楚。

她双手握拳,搜寻记忆里每一个有延夫人的片段。烹茶招待她的延夫人,认亲宴巧言打击崔相夫人的延夫人,然后,是今日了。

三个片段,仅此而已。

人发福,手指却灵。那架凤尾琴,让节南想起弄丢在刘府鱼池里的订亲信物。一首她不知名的曲调高低起伏,静如高云,动若流水,旷远悠扬。

延夫人说她喜欢楼兰,其实暗指草原。黄沙干漠,总是与草原相伴的,如处在沙漠的楼兰一样。延夫人曾是名动北都的美人,而那位公主的美貌也受草原之神的祝福。延夫人随丈夫和儿子四处迁移,那位公主也从来不在神庙或魑离王宫里乖乖待着,神龙见首不见尾。

延昱说,那位公主一生未嫁。

也是说,延夫人与延大人的夫妻关系是假的。

那么延氏父子又是什么人?

延大人是科考入仕,在南颂当了几十年的官了,又延夫人大十多岁。延大人当官的时候,延夫人大概十五六,刚发生灭族之祸,还辗转于草原。所以,延大人是魑离人的可能性不大,只能是后来劝服投靠了魑离的。

但延昱对魑离的感情很不一般,说故事之时对那位公主深怀敬佩,之前的言谈举止里也与延夫人母子情深,看不出半点假情假意。

延昱可能是随延夫人一起的。十岁到北都,人人以为他是延大人之子,考取武状元,考进士,按部班一步步成为拾武状元。延大人被俘,母子俩似乎流离失所,追随延大人流浪,但谁也没亲眼瞧见这对母子到底跟没跟着。即便那些感人的事迹都是真的,也可能找人替身。横竖隐弓堂只手遮天,什么难事都不是难事。

他们的目的,是捧延光位吗?

多聪明啊。

北燎捧了个韩唐,南颂捧了个延光,大今有魑离公主,还有长风刘昌在。而刘延两家明明同属一国,却在南颂朝堂对峙,是打算挑动大今和南颂的战争,魑离渔翁得利么?

一环扣一环的谋略,错综复杂的因果,从很多年前开始布局。节南半途入局,到今日能看出全局形势,已是幸运,但要翻盘——

一曲终,掌声热络,不似恭维而已。

延夫人起身,微笑而望,与节南的目光对。

二十年过去,两人终于见面,以母女的清晰关系。

节南一步都不想动。

痛楚很快过去了,这时,心凉冷无尽。

她对那位生下自己离开的生母毫无好感,做不到宽宏大量,不管那位有什么不得已的理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