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三节 大雅村(二)(1 / 2)

加入书签

车夫瞥了谭双喜一眼,笑了笑:“算是吧。”

谭双喜服役多年,一听便知道话中有话。但是他毕竟是外人,村里头的事情还是少掺和为好,当即打了个哈哈:

“鸭子养了这么多,本地的鸭肉也是你们提供的吧?”

“一部分,一部分。我们这里主要还是卖鸭蛋,外加就是被淘汰的蛋鸭。肉鸭是丰前丰后那几个村出得多。”车夫眯眯笑,“不过你们在街市上吃的卤鸭、老鸭煲什么的,都是我们村里的。”

“淘汰的蛋鸭会很瘦呀,吃起来会不会太干?”张来才问道。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正因为它不下蛋了,吃下去的营养就会累积到身上,不下蛋之后再多喂一段日子就行了。肉紧,油多,味道鲜,比六十天就出笼的白条肉鸭好吃多了。”

“您老还知道‘营养’,挺有学问!”

“我家也养鸭子,天地会的技术员一天到晚挂在嘴上,八哥学舌也学会了。”车夫笑了笑。

“你老养鸭子还出来赶车?真勤快!”

“屁!有钱才不出来赶车呢。”车夫笑骂道,“我又不是贱骨头,也是没法子。儿子不肯跟着我放鸭子,又不愿意作田,去城里当工人嫌被管得严,干活太累,还要被工头骂。我说他当年他老子给城里刘老爷送柴火,天漆黑就起床,快到中午送到地方,累得半死不说,还被嫌弃柴火潮湿,争了几句白挨了管家几个嘴巴!工头说你几句怎么了?你知道他怎么说?”

“怎么说?”张来才饶有兴趣的问道。

“他说,工头是人,工人也是人,凭什么他可以骂我?他骂我就不干了。还说要要是当初换他去送柴火,管家打他,他非打回去不可。”

“好孩子,有志气!”谭双喜称赞道。

“有志气顶个鸟用。”车夫感慨道,“他懂个屁,要打架,我一个打十个管家都成!只是事后刘老爷一张片子送到县衙门,老子屁股都要被打飞,刘老爷的地也种不成了,一家子喝西北风去?也就是澳洲人来了,到处都有活路,不用苦哈哈的打渔刨地也能过活了。这小子就以为是自己有能耐了!”

“工厂不干了,又干啥了呢?”张来才八卦起来。

“从工厂出来,跟着个商人跑买卖去了。一去半年多,一点消息也没有,前几天才算来一封信,发信的地方叫什么‘平户’,问了警察才知道是外国一个地方。说他走了很多地方,虽然钱还没赚到,但是长了很多见识――这不是屁话是什么?见识能当饭吃?”车夫抽着烟,继续发着对儿子的牢骚,“转眼都是二十五啦,连老婆都没有,净干没用的事,也不见他拿钱回来,只能老子出来挣钱了。”

“当商人来钱快,再过几年他就发达了,还怕没老婆?”谭双喜笑道。

“不求他的能发达,能太太平平过日子就好了。跑商的发财的自然有,跳海上吊也不少。哪有稳赚不赔的买卖……”说到这里他大约自己也觉得有点不吉利,朝着车外啐了一口唾沫,“他发达不发达的,我是指望不上了――心野了。”

张来才忽然想起了什么,问道:“你知道你们村里有个李安泽不?”

“知道,知道,他家就在三牌。”车夫连连点头,“他爹过去是当木匠的,好手艺!可惜死得早。现在家里头是姐姐姐夫当家。”他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你们说去出公差,难道就是他家?!”

谭双喜暗骂张来才多事!李安泽家的方位他大概知道,只是时间太久,有些模糊了,而且澳洲人来了之后,区划都调整过了。他原本打算在二牌的村公所下了车去找村长带路。

车夫没有说话,但是从他阴沉下来的表情看他已经明白他们是来出什么公差的。

马车在二牌的村公所前停了下来,两人下了车,去找村长却没人。村里的会计说村去公社开会了,驻在警也出警去了。

“他家还在老地方吗?”谭双喜问道。

“还在老地方。房子重新翻修过了。”会计大略也猜到了他们的“公事”,“要不我找个人……”

“找人就不必了,他家我大概知道在哪。”

“那你们先过去。我这就找人去候村长,他一回来就让他过去。”

离开了村公所他带着张来才没有走大路,而是往两旁夹着大榕树的乡间石子路里一拐,沿着成片的速生林和水田走过两里多地,过一座木桥……七只大白鹅气昂昂地叫着示威般从两人脚边摆过去。再向右拐……谭双喜嘴里念叨着,张来才没出声,一直跟在屁股后头。

尽管距离上次到大雅村不过三四年,谭双喜却觉得仿佛阔别多年了一样。身边晃过的面孔和北方口音,令他有恍如隔世的感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