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四十一节 兄弟情义(1 / 2)

加入书签

“不碍事,这事由我来和毕师爷说便是。想来毕师爷也是高兴的。”

詹喆堃又说了许多恭维话,吹捧毕轩盛是“青年才俊”,将来必然“大有可为”,“辅佐冯把总出将入相”,不但哄得冯海蛟志得意满,以为自己招揽到了什么能人,连毕轩盛都有些信以为真了。

即已成了官兵,少不得要封官许愿,冯海蛟又将手下头目十多个封了“队官”“哨官”,又把群匪聚集起来大吃大喝了一番。只是苦了青莲圩的,是不是有心欺瞒,那手下连忙分辨说自己连“冯二爷”的面都没见到,都是听人传话而已。至于“冯二爷”当官这件事,也没人和他说――青莲圩里也没什么异常。

“没有异常,你的眼睛都瞎了!”孙大彪暴跳如雷,把手下揭回来的布告丢到了小喽啰的脸上,“他都到处出布告了,你还说一切如常!如常个屁!给我拉下去,重打四十棍!”

喽啰连声喊冤,还是被拖下去狠打。不多片刻,院中便响起了哀号求饶之声,孙大彪还不解气,站到台阶上喝道:“给我恨恨地打!叫他不长眼!没耳朵!”说罢气鼓鼓的转回厅堂里。

张天波很是明白这位把兄的心境:原本要拉着冯海彪投髡招安的,如今倒好,他先受了朝廷的招安!虽说他们这些人对受谁的招安并不太在意,但是这冯海蛟未免也太不讲义气了,居然一声不吭就给自己弄了个“把总”的官衔!弄得准备和澳洲人讨价还价的孙大彪的筹码一下就少了许多。

张天波心里对这位“二哥”也颇为着恼,然而事已至此,再恼火也没用,便劝道:“大哥!如今二哥既已受了朝廷的招安,我们再恼亦无济于事,不如先想个应对之策,他来了,我们怎么说话,站什么地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