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三十一节 光复连州(1 / 2)

加入书签

伴随着“断粮”这个字眼的,是他平日里读书,满篇累牍的“人相食”。

崔世召读过许多史书,记载忠臣义士死守的孤城的种种惨状,不过寥寥数句,读罢也不过如此。然而前些年奢安之乱,叛军围攻贵阳,贵阳死守经年,连地方官的小姐都被官兵拉去吃了,最后全城只剩百姓“二百余人”的惨事,他却是亲耳听许多人说过的。

眼下他要做忠臣,就得“人相食”。何况,就算他下得了这个决心,也未必有机会做这个忠臣。

灿煽动组织起来的“官匪”,趁着乱世想大捞一票的“土匪”,可不会管你的县界,随时可能流窜过来。如果这些人流窜过来,再次煽动瑶民造乱,那么规模就会远不止现在这样了。

黄超其实对这个忧患心知肚明――旧时空的八排瑶之乱的扩大,就和明末流民暴动的合流有关。不过杨增作为归化民军官,在没有“穿越预言术”的情况下能做这样的判断也是很不错了。

他点了点头:“你说的我自然明白。这连阳地区的问题不是孤立的,是整个粤北的一盘大棋。要军政双管其下才能奏效――所以我对老朱把你调走没什么意见,你待在这里,对连阳固然是定海神针,对整个战局却没什么好处。”

这话半真半假,他自然知道朱鸣夏要调走杨增的理由:华南军要时刻保有相当数量的机动兵力。然而谁不希望自己手中强兵如云“多多益善”――何况还是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地方!但是他不愿意在归化民面前失了气概,再者也要体现自己的“大局观”。

做元老好苦比啊,黄超心里暗暗吐槽。

杨增却不知道这些,感动道:“首长您看事情真是全面。”他接着又表示担心道:“只是万一有事……”

“万一有事,不是有电台么!电报一发,你们不就来了!这就是我们的优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