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92 祈雨(1 / 2)

加入书签

四月中的时候,官家身体康复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全国,每个人都在为这件事开心着、奔走相告。

到了五月初,渐渐变了风向,一些人,尤其是读书人,都开始议论纷纷。主要是说太后迟迟不肯撤帘、官家无法亲政的事情。民间的质疑声越来越大,甚至有些民谣在暗暗的说着这些。

在朝堂之上,一些言官也提了出来,甚至拿着那些民谣当面质问。赵曙一味拒让,一副孝心仁义的模样。太后则对于这些充耳不闻,一直拖着,也不说答应,也不说拒绝,就好像根本不关她的事情一样,只是死死的霸占着玉玺、绶印,不肯松口。

五月上旬的时候,京畿附近突然爆发旱宰,已然两月未曾下雨。田地里春天播种的农作物都要干涸而死。偏远一些的地方,已经初现流民。于是很多人在传,此乃朝纲不振、国本动摇之兆,属天降责难。

一时间人心惶惶,民心动摇,风雨飘摇。

五月十三日,礼部在欧阳修的带领下,在上朝的时候上奏一书,请求官家去城外醴泉观为天下百姓祈雨,以慰民心、以达上听、以固国本。赵曙自然答应,曹太后也没有拒绝的道理。

五月廿三日一早,赵曙带着文武百官浩浩荡荡的往醴泉观祈雨。韩琦则一早跑去曹太后寝殿处拿回天子玺绶等一应物品,以便摆放于祭坛之上,以示天子诚意。

当时太后甚至没有露面,只教贴身的宫人送了出来,然后由韩琦一路捧到了醴泉观。

官家大病初愈,第一次离开皇宫就是为了天下苍生求雨,所到之处无不观者如潮。从皇宫的正门门口,一直到醴泉观,道路两旁天不亮就挤满了围观的人。书生们都长揖到底,说着感天动地的诗文,老百姓们不知如何感激便跪地而拜,山呼万岁,无不动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