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百三十七章 多尔衮的决断 和谈条件(1 / 2)

加入书签

地图上,两个巨大的色块默默的告诉着多尔衮,南粤军与清军的态势。

而在代表着清军的旗帜和南粤军的旗帜区域的侧翼,则是代表着李自成大顺军的旗号被标注在湖广地区。

“主子?”看着多尔衮盯着地图上湖广、赣北地区的清军旗号和大顺军旗号半晌不做声,范文程就知道,此时多尔衮的思绪重点在如何消灭侧翼的李自成部兵马。

“范先生,你方才说,洪大学士在奏报里说,眼下江南暑热,将士们难耐溽暑,所以,十五弟下令各部兵马暂且原地驻防休整,是也不是?”

“正是。扬威大将军也是担心这数十万大军的安危,若是一时不慎,少不得又要重蹈历次下江南的覆辙了。”范文程隐约感觉到了什么,他有意将数十万大军这几个字加重了语气和音调。

此时的清廷,还颇有在辽东时的遗风,也是刚刚入关不久,各种规矩制度还来不及建立完善。前朝后宫之间的关防还不像明朝宫廷那么严密。范文程又是多尔衮身边的得力之人,自然对这位大清第一人的事比较了解,哪怕是后宅帷幄之间的私密之事,多尔衮也不避讳他。当然,对于和布木布泰的事,两个人还是彼此心照不宣,一个是我知道,但是不说;另一个则是我知道你知道,但是我也不说。

范文程就知道,最近,多尔衮府中的几个侧福晋,就有了喜信。来自朝鲜王室的女人,和科尔沁吴克善的侄女儿,据说都在府中害喜。“摄政王主子要是有了子嗣,朝堂上势必又要有变化。”

果然,范文程的这句话,触动了多尔衮内心最隐秘的位置。

“范先生,你查查扬威大将军历次的奏报,眼下他的部下有多少兵马了。”

“禀主子,豫亲王自从归德府出师南下以来,明军江北四镇兵马尽数归入豫亲王麾下,近日,又有前明平贼将军左良玉之子左梦庚归降。江南江北兵马加在一起,应该不下百万之众了。”

尽管说已经有了思想准备,但是,多尔衮还是被这个数字下了一大跳。百万之众?父汗和黄太吉,再加上自己,两代人几十年的经营,入关时也不过十几万人马。多铎只南下千里跃进到了江南,便扩充到了百万之众,这个实力的膨胀速度,简直是太可怕了!

就在这一瞬间,多尔衮的脑海之中翻江倒海一般,电光程的思路很快,立刻已经调到了技术层面了。我们能够用什么样的条件来招揽这位实力雄厚的李大将军?范文程可是也听过“九州离乱李继朱”这句话的。当真是应了这句谶语的话,李守汉可是正儿八经姓李的。谁都可以说天命在自己这边,关键时刻,还是要实力说话的。范文程可不敢确定,眼下清军的实力一定能够在同李守汉争天下的过程中取得胜利。

说到底,就是要给李守汉开出一个什么价码来!

这个问题,顿时让多尔衮头疼了。当初招降吴三桂,他可是开出了平西王的大价钱,用一个亲王的名义来招降吴三桂的几万辽东军,换取山海关的入关通道。可是,吴三桂同李守汉,二者之间的身份悬殊,判若云泥,又怎么能够用招降吴三桂的价码来招抚李守汉?

吴三桂只是明朝的一个总兵,手里不过有数万人马而已。李守汉可是崇祯皇帝亲封的宁远伯,不但有爵位,而且是自己开府建牙的地方实力人物,据晋商去过南中的人回来艳羡的说,地方万里,粮米一年三熟。人口不下数千万,丁壮皆行秦国制度,按时接收军事训练。旦夕之间,百万之众顷刻可集。两个人的实力差距如此之大,怎么能够用同样的价钱来收买?只怕清廷这边的使者开出了亲王的价钱,李守汉的使者便是会翻着白眼的问道:“我家主公在弘光天子面前已经是梁国公、大将军的爵位官职,如何到了贵军之处,只有一个亲王?那样的话,归顺大清做啥子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