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11 章 师父我们想学写诗(1 / 2)

加入书签

《春江花月夜》让各大世界的?都眼?一亮, 心中叹服。

苏轼眼中闪过惊艳??色,若有所思。

李白曾写过“青天有月来几时??今停杯一问??”,他?己也曾写过:“哀吾生??须臾, 羡长江??无穷”, 都是思考宇宙真理的佳作。

张若虚写的“江畔何?初见月, 江月何?初照?”也一点?差,而且极其唯美。

苏轼惋惜地说道:“光凭这一句超脱寰宇的诗,便可传唱千?。?家中的唐诗选本怎么都没有收录他的诗呢,真是可惜。”

苏辙也叹服??, 好奇地问:“兄长???说他?配被称为孤篇压全唐,现在态度怎么大变了?”

苏轼摸摸鼻子:“?哪知道还有这么一颗沧海遗珠啊!书商害?!”

——————

唐太宗李世??视线都黏在上??,回过神来,立马叫?抄录。

长孙皇后有些诧异:“还是第一次见陛下这么积极地让?抄诗。这么喜欢这首诗吗?”

唐太宗李世??叹服:“从没见过如此没有齐梁奢靡遗风的宫体诗, 实在是有些喜欢。”

对古?来说,识字很奢侈,诗歌更是贵族的艺术。南朝时,简文帝萧纲当太子的时候, 雅好赋诗。他经常跟东宫的臣子唱和, 所以时?称??为宫体诗。

简单来说,就是记录宫廷贵族的快乐生活。

宫体诗往往闺情声色, 清绮靡丽, 伤于轻艳, 格调?高, 被称为靡靡??音。

陈后主, 隋炀帝, 包括唐太宗写得最多的都是这种诗。

在这??后,诗歌这种爱好由上而下, 走出皇宫,走向??间。于是士大夫阶级扛起了诗歌发展的大旗。

杜审言等?奠定格律,初唐四杰拓宽诗歌题材的发展……诗歌才空?繁荣起来。

宫体诗这种流派于是渐渐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

对唐太宗这个中??来说,《春江花月夜》是他能最能接受的舒适区体裁,?会让他感觉太超?,看起来很舒服。而且它还有??深沉的?生感慨和迥绝的宇宙意识。

他的审美一下子被戳爆了!

他甚至有些看?下去?己???写的宫体诗了。如果张若虚生在他的时代,他甚至愿意好好请教一番。

长孙皇后心下好奇:“那孤篇压全唐这个称号,他当得了吗?”

唐太宗李世??果断地说:“朕说他当得了,就当得了。”

长孙皇后失笑:“二哥,你?是也很喜欢李杜的诗篇嘛?怎么有了新?就忘了旧??”

唐太宗李世??含笑说道:“别促狭了。朕都喜欢,硬要挑一个最喜欢的,还得是这篇。”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长孙皇后心下诧异:“这是为何?”是李白?仙了,还是杜甫?伟大了?

“仙太过遥远,圣太过沉重。”

唐太宗李世??叹息道:“而它没有魏晋时代?命如草芥的痛苦哀歌,也无齐梁的奢靡艳情,更无饱经苦难的吞声踯躅。它有的只是少??所见的无边风月。这张若虚写的是?们每个?啊。”*

“朕要让那些文武百官都好好看看这首诗,看看张若虚那种志气。”

这首诗的底色是一个纯粹的少?。他思想健康,知识渊博,目光可放在天边,也可放在小家。

“?生代代无穷?”,??对仕途失意,他有感伤,但哀而?伤。他的哀伤是暖色调的,少?意气也从来没被消磨。

可以说,这首诗就是盛唐少?该有的模样。

唐太宗如果生在未来,应该会说:“张若虚传达了一种少??的价值观。”

长孙皇后惊讶于他对张若虚的高评价,转念一想又觉得合理:“它的格调确实非旁?能所及。”

“对了,臣妾记得炀帝好像也有一首?”

《春江花月夜》是陈隋乐府旧题。很多诗?都写过,隋炀帝杨广就是其中??一。

“暮江平?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这是首很小清新的宫体诗,一经发表,就脍炙?口。

要是以?,唐太宗李世??很喜欢这首诗,现在却觉得?行。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要是他还活??,也?得?说一句长江后浪推?浪吧。”

——————

普通的诗看一遍便解透了。但这首?一样。它诗情,画意与哲思,三位一体,是诗中的诗。

很多?停杯投箸,越看越??迷,等到回过神来,饭菜都凉了。

他们?经?为“孤篇压全唐”这个称号吵了

即使是再吝啬赞美的?,也?得?说一句:“孤篇压全唐夸张了,但说压过九成九的?,在下没有异议。”

然而这个时候,天幕却主动开始解释这个称号。

【其实“孤篇压全唐”这个称号并?是闻一多给的。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唐宋似乎声名?显,很多诗集都没有收录。

可能因为张若虚官?大,好像也?怎么整理?己的诗集,所以诗篇丢了太多,?像会整理诗集的杜甫一样在死后爆红。

直到明代,有个著名诗?叫做李攀龙。他掌控文坛很多?,堪称文坛大佬。他准备编写了一本诗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