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8章 第九十八章(1 / 2)

加入书签

应酬完部里的同僚们后, 下值回去的路上,何昌逸才有些不舍地问道。

“怎么毫无预兆地突然定下要外放的事?贤弟还要匆匆赴任,这眼看着马上就要过年了。”

沈卓抬手接住空中那细碎的小雪花, 心情也有些复杂, 他也没有想到, 自己的外放与升迁竟然来得这么快。

“那里的官员已被就地免职, 还等着被临时调派过去的官员,赶紧到任,好负责雪灾善后事宜。”

文山府的瞒报消息尚未正式公开,朝堂上的人, 还在忙着为那些官员请功, 沈卓也不好说得太过清楚详细。

何昌逸点头表示理解, 不过一想到两人可能从此以后, 不会再有像这般同进出的共事机会,心中就充满对好友的不舍。

“恭喜贤弟,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希望你能自此鹏程万里,直上云霄!”

沈卓看着他,语气认真地回道。

“谢谢昌逸兄,不过我能得到的机会,以昌逸兄的能力, 肯定也能很快遇上。”

何昌逸连忙摆手道, “不急、不急, 我还想在门下省多锻炼两年, 过去总是自以为已经学到了的那些, 都是来自书本与父亲的传授, 进入门下省后才发现, 学到跟用到,完全不是一回事。”

沈卓对此深有同感,“是啊,门下省确实是个非常锻炼人的地方,能有机会进入这里,实在是我们的幸运。”

“贤弟,你说,那些官员都是怎么想的?无视朝廷三令五申,一再强调的政令,事后还试图遮掩。”

回到部里后,为了追进度,何昌逸将他不在京中那段时间里,发生的大小事,包括朝廷颁布的各项政令,都仔细看了一遍。

何昌逸十分确定,若那些官员但凡愿意上心一些,以百姓能负责一些,只需按照朝廷列出的几项措施做,见势不对,宁愿多费些功夫,也要先将那些百姓迁出去,以防不测。

怎么也不至于出现目前这个局面,将上边那位气狠了,大家的这个年恐怕都不好过。

沈卓也理解不了那些地方官员的想法,上边就差手把手地教他们做事。

只需将钻营仕途的心思与精力稍分一些出来,放到老百姓身上,就不至于如此,可惜他们不愿意。

“所以他们现在要为自己的玩忽职守、怠政、侥幸思想付出代价。”

与此同时,京中宋太师府上,五夫人正满脸焦急之色地哭着跪求上首的公爹。

“爹,您要救救夫君哪,他被人带走五天了,还不知会受到什么磋磨呢。”

宋太师握紧手中要拐杖,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宋老夫人则在一旁恨铁不成钢的怒声斥责儿媳道。

“你是怎么给人当妻子的?连自己的丈夫被人带走的原因,甚至连带走他的是什么人都不知道?”

宋五夫人一脸委屈无奈地回道,“娘,夫君前段时间得了两个城里人家送的舞伎,整日在府里风花雪月、吟诗作画,儿媳一直见不到他的面。”

听到儿媳的辩解,宋老夫人下意识小心看了眼丈夫,随即冷着脸训斥道。

“说到底,还是因为你这个正室无能,既不知劝勉丈夫要努力上进,也约束不住那些小妇,才有今日这祸事。”

宋太师深吸了口气,才沉声问道。

“你们这些家眷被控制起来的这几天,那些人都审问了些什么?”

能够借机摆脱婆婆的斥责,宋五夫人心中松了口气,赶紧回道。

“他们问过儿媳,家里都有些什么家产与财物,夫君日常的收入都有多少,府上平日里的花销多少,还问夫君平日里都喜欢做些什么,与什么人有来往之类的,那些人待我们倒还客气,就是不知道夫君那边的情况怎样。”

问过他们这些人后,又搜了一遍身,就将她与几个姨娘、孩子直接赶了出来,连路费都没给他们留。

他们是靠着向昔日交好的人家求助,才在别人避之而不及的冷漠态度中,得了些路费回京。

看着丈夫那铁青的脸色,怒不可遏的模样,宋老夫人赶紧温声劝慰道。

“老爷,老五的性格是散漫爱玩闹了些,

可他向来胆小,家里分给他的产业也不少,手里不缺钱花,应该不敢做出什么贪赃枉法的事,那些人会将儿媳他们放了,应该也能证明这一点,您还是赶紧让人打听一下老五的情况吧。”

不劝还好,被这么一劝的宋太师实在忍不住心中的愤怒,瞪着她怒声质问道。

“你现在才知道自己生的儿子,到底是个什么德性?早干什么去了?既然没有本事,好好领个闲职,有大把的时间玩闹,不是正好,你非要说什么他有心上进,这就是他宋进明上进的结果?”

丈夫的勃然大怒,当着厅中众人的面,丝毫不给她这个妻子留面子的训斥,让宋老夫人瞬间意识到,她儿子这次是闯下大祸了。

所以她现在已经顾不上什么面子不面子的问题,只一心想着自己的儿子。

“老爷,这……”

求情的话还没有说出口,就见大管家满脸仓惶地快步走进厅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