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8章 第四十八章(1 / 2)

加入书签

伍少江虽然是个典型的研究型人格, 但他并不傻,反应过来后, 将这前后经过思来想去, 还是觉得自己之所以能得到这个七品官位,肯定是因他在同窗的怂恿下,往建言箱中投递的那份农事手札。

既然朝廷是因看上他的种植技术, 才会给他封官,肯定也是希望他能做相应的工作。

就算这个太子舍人不是负责研究种植的官位, 到时候他也可以试着申请调整职位。

若能去京中,尤其是去朝廷下发的那些农耕资料中提及的种植试验庄中看看,是伍少江一直以来的心愿。

他知道那里有着大安最先进种植技术, 最丰富的农作物品种,还有朝廷耗巨资搭建的玻璃房暖室, 也有大安最新最先进的农业器具。

所以当其他的伍家人还在担心的时候, 伍少江自己想明白后, 当即决定遵照朝廷的吩咐去京中赴职。

将家里的田地托付给父母与兄长,将朝廷发放的二十两安家银留下一半当路费, 一半送给父母当做养老钱。

对于其他的伍家人而言, 与伍少江愿意去当官的事情相比, 这些都是不重要的旁枝末节, 不仅让他的父母感到十分欣慰,也让他的兄弟们都松了口气, 拍着胸口保证父母有他们照顾没问题。

毕竟他们老伍家出了个喜欢一心种地的秀才公,已经成为让人耻笑的对象。

继此之后, 若再次传出伍少江为种地不愿去当官的笑谈, 估计外人都要认为他们老伍家人的脑子有问题了。

为了让儿子没有后顾之忧的去赴任, 大字不识几个的伍父甚至主动表态, 他会让人记录下他家地里庄稼的成长与收成数据。

曾几何时,为了逼儿子继续去考科举,伍父曾亲手毁掉不少伍少江亲手育的苗,看到伍少江不务正业的拿着纸笔记录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就气不打一处来。

直到伍少江携带家眷进京后,只见了年龄不大的太子一面,全家就被送到京郊的一处守备森严的庄子上后,伍少江才知道,原来他这太子舍人的工作就是负责种地。

考虑到京都所在的位置靠北方,现在并不是适合种土豆的季节,可是船队带回的那些土豆已经开始发芽。

所以何殊将伍少江安排到东宫名下的农庄中,这座庄子的主要功能,也是用来研究种植与养殖,有不少负责研究这些的官吏,与农务司之间存在许多合作。

庄上不仅建的有几间玻璃暖房,因附近有温泉,还有一些地面温度较高的土地,方便用来研究一些不适应在低温环境生长的作物。

土豆的种植工作需要尽快开展,而船队带回的那些发芽土豆数量虽不少,完全可以种得下。

对于伍少江而言,这份包吃包住,只要求他要全心全意钻研种植,在见识到更多新作物的同时,还能学到更多经验的工作,绝对是他最理想的生活状态。

玉米的种植完全可以等到明年应季种植,何殊没有将那几穗珍贵的玉米拿出来。

只要求伍少江负责带着人种植土豆,为此她还不惜将自己记忆中的一些,与种植土豆有关的要点讲出来,以确保这一部分土豆能种植成功。

建言箱的事虽然又多又繁琐,农事虽然重要,但是这些都只是何殊的太子工作中的一部分,将这些安排下去后,还有更多的事情等着她去处理。

二公主回京后,先去凤元宫给皇后请安,说完自己与大公主、三公主在外面的事情后,问起皇后的近况,见她兴致不高的样子,不禁有些意外。

“母后这是有什么心事吗?怎么看着心情不好的样子?”

皇后跟女儿不见外,直接说出自己这段时间的烦恼。

“……那些夫人们现在都避着本宫,不愿进宫,可是宫里的这些嫔妃们倒是赚外快上瘾,天天打着请安的名义,催我邀人进宫,你说这事弄的,唉!

二公主是真不知道她们陪着老三养伤时,皇后竟然玩得这么热闹,在宫里就把生意做了,大把的钱也赚到手了。

“您就没问问太子?弟弟向来是个很有主意的,他或许能帮您想想办法。”

皇后有些无奈的回道,“这个主意本就是太子想的,她出这主意的初衷,本是为了帮我解决那些夫人总要进宫找本宫求情,耽误本宫处理正事的时间。”

结果现在成功将那些夫人们阻在宫外了,可是吃到甜头的皇后与那些拿到提成的嫔妃们,又盼着那些夫人们能多进宫几趟。

二公主觉得这种难题实在超出她的能力范围,所以她果断选择转移话题。

“在外面听说您主动出面上表,要求父皇将蒋家罢爵的消息,这是怎么回事?我们姐妹以后该以什么分寸与蒋家走动才好?”

提起蒋家曾做过的那些事,皇后的心情就有些不爽,但是这里边的恩怨不好跟外人提,跟她自己的女儿,还是要说清楚。

“……先是打太子的主意,后面又打你八妹的主意,一大家子没出一个有能力的,一个个野心却都不小,总是变着法的怂恿你外祖母进来跟我提要求。”

听说这些,二公主并不意外,反倒是皇后对娘家的这些打算如此反感与排斥的态度,更让她感到不解。

不过她也听得出来,皇后这是真心烦了蒋家上下的贪得无厌。

“既然蒋家爵位已经罢了,您就消消气吧,这件事我会跟大姐提一下,以后虽与蒋家照常当亲戚走,也要小心一下他们那些小算计。”

皇后满意的点头,“就是这么回事,虽然照常当亲戚,却不能纵容他们,我算是看透了,是人都惯会得寸进尺,不知足,就是要从最初就掐断他们的念想,才能让他们消停,赵家的事,你也听说了吧?”

“听说了,也是这次曝出来后,我才知道那赵家竟然还有那么一桩往事,之前的那个承义侯夫人,我也见过几回,真是人不可貌相。”

皇后对此深有同感,“是啊,从前只知道她是继室,没想到她的继室之位竟是这么来的,遇上这么两个人,那承义侯的原配,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女子往往更能共情同性的这种遭遇。

“儿臣也是回京后,才知道这赵家的事情里面,竟然还有那些不堪过往,幸好那忠实侯是个有出息的,还遇上了父皇这样的明君,不仅保他性命,让他不必受制于那么一对亲爹与继母,还让他母亲冤死的真相得以昭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