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6章 河西乱局(2 / 2)

加入书签

“孙将军,翌日李某入京,定与你痛饮一场。”李师道又面朝孙怀忠笑道。

作为亲兵队长,孙怀忠亦随梅之焕同走,此刻闻言,也笑道:“某等着,不兴爽约。”

“一定!”

李师道与孙怀忠击掌相誓,末了,又凑到他耳边轻声道:“若他日京师危难,一定要早些找地方避难。通州万万去不得哟,若是无处投靠,直来找我便是,毕竟你也缘分一场。”

孙怀忠闻言愕然,但还是郑重点头。

“再见了!”

送别梅之焕一行后,李师道直接打马回城。

巡抚衙门如今已是一片空荡荡,除了十几个雷打不动的胥吏之外,再无一名流官。老远看着,竟然有些伤感,以前的门庭若市,如今门前冷落车马稀,时过境迁,令人唏嘘啊。

至于梅之焕赏的史府,自己是无福享受啦,不过拿来做个人情也不错。

黄道周么?先看看你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再说吧。把这位钦差观察使请进来住下后,李师道调了三百精兵站岗。M..

不过黄道周似乎很不喜欢跟这些粗鄙武夫厮混在一起,倒是跟王正贤喝了几次茶。

时间紧迫啊,李师道也没功夫伺候上官,整天忙着筹备粮草,操练部下兵马。

梅之焕说的没错,他这个高压长官前脚走人,河西内部矛盾后脚就爆发了,杨嘉谟、高夫麒、王进、张问政、赵小方、徐永寿、冷士贞、杨天华这帮人明争暗斗,搞得不可开交。

十月二十四,高夫麒在河北皋兰山辖区大肆拷打富户搜刮钱财。其中涉及兰州官吏亲眷者也但杀之,兰州这些地主胥吏豪强没想到高夫麒如此不给面子,暗地里阴谋对付他。

不料事泄,高夫麒收买盗贼纵火,知兰州事佐贰推官张同德被烧死在家里。王进趁机闹事,率兵开赴五泉山,打着保护粮饷的旗号,鼓动士卒抄略延资库,打伤十多名官吏。

钦差巡按御史黄道周出面讲话,却险些被士兵乱石砸死。

河西军士群起作乱,或哄闹资库讨赏,或包围官衙索要欠饷。监军王之心劝说,士兵不听。遂大略兰州,总兵杨嘉谟不能制,王正贤乱箭射杀三百军户满门老少,乱兵方休。

二十五日,鞑子再度冒雪南下扫荡会州,一度抵达河北。

当是时,驻于狐仙庙的武威军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甘肃总兵杨嘉谟遣游击总事高夫麒率军北上迎敌,行至童家川,三军鼓噪闹事。高夫麒好言安抚,士兵不听,被裹挟返回皋兰县。杨嘉谟下令关闭城门,不意有军士悄悄开门,乱军击鼓涌入,索要开拔饷无果后,吊死度支判官,杨嘉谟出奔。

监军王之心躲入民家,被士兵搜出来鞭打。

王正贤令李师道率兵沿黄河列阵,同时下令关闭各渡口。

是日下午,发饷五万银,诸军才消停。

“好一出大戏啊!”

河对岸的李师道都快笑死了,梅之焕在路上,若是听说了,怕是也要捧腹大笑。他在的时候,河西诸将还能维持一种微妙的平衡,结果他一走,你们自己倒是先打起来了。

甘肃鼠辈,不足为虑!

这狗屁倒灶的事,真是让人目瞪口呆啊。

等着看吧,大的还在后头咧。

……

李师道没工夫跟这些摆子打交道,黄台吉的虎狼之师明天就会攻破长城,敕令天下兵马入京勤王的诏书,五天之内就会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邸报各省,这其中自然也包括甘肃。

最多只要六天时间,甘肃军就会踏上勤王之路!

平时话不多的李师道,这次第一个说话,分析了建奴的入寇路线。

当问到大伙儿怕不怕的时候,大伙儿的回答也让他非常欣慰。

“大帅,我等日夜备战,就是等着那一天!建奴胆犯我,末将必与之死战!”

李过短短两句话,却是掷地有声。

李师道很感慨的看着李过,手抚精铁马槊道:“你放心,那一天就快到了。五日内建奴必犯中原,届时他们会从长城大安口一带突破,然后经蓟镇、遵化、通州,直扑京师!”

“在座诸位,有的是仗打,就怕你们不敢跟建奴拼命。”

听李师道说完,大伙儿都很惊讶。

他们本以为即便建奴要入关,那也是开春以后了,却没想到竟然会这么早,而李师道轻描淡写地便说出来了建奴入关的确切时间和具体行军路线,这也让他们深感惊讶。

不过惊归惊,没有谁怀疑。因为李师道已经准确预言过太多次,时间差是他作为穿越者的唯一优势。

说完基本情况后,整个屋子里都热闹起来了。

李怀仙平常废话最多,这个时候怎么少的了他?

“大哥,怀仙愿意打先锋!只要建奴敢来,咱第一个上。入他黄台吉妈妈的毛,一群建州奴才,也敢来扫荡我大汉天下,当咱是赵构那挫鸟?中原是他想来就来的?杀他娘的!”

“咳咳……”

李师道有点尴尬,劝阻道:“给你们讲点故事,何必说出来嘛。”

王武俊也轰然起立,仗剑暴喝道,“大丈夫保家卫国,便是马革裹尸不亦快哉?大帅,我丙字仟请战!”

想到唐朝一个跟他同名的反贼,再听听他这番大义凛然的说辞,李师道忍不住笑出了声。王武俊登时脸一红,怒道:“大帅为何发笑?难道我说错了吗?”

“不不不,王大帅你没有说错。”

当你看到旧唐书河北藩镇列传的时候,就知道我今天因何发笑了。

吴少诚沉吟了一会儿,问道:“大帅,据说建奴实力不弱,若是大举入关,数万兵马是有的。而我军仅一万一战兵,你打算怎么打?”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静静地看着李师道。

“先别急,去了北京,得跟各路友军打一架,然后才是杀建奴。”

李师道也不想多做解释了,到时候去了京师自然都晓得有什么乱象。

……

……

崇祯二年十月二十六,暴雪之冬,长城大安口要塞。

宽阔的上关河从城下淌过,在月光下泛着银色。

楼上几个褪了色的老灯笼在狂风暴雪中来回摇晃,昏暗的火光忽隐忽现。

大安口是长城的重要关口之一,当年戚继光整顿蓟镇防务的时候,在古长城的基础上重新修缮了烽火台城墙,又开上关河过来护城,使它成为蒙古鞑子不敢偷窥的绝对天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