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0章 领工资(2 / 2)

加入书签

不为什么,辽军来剿匪的话,山西军又干什么?

朝廷连石头都能榨出血,肯定不会让山西军队闲着。

万一轮换到辽东戍边抗击建奴,那是真的一不小心就会送命啊!

不过这不是李师道该考虑的问题,现在他的心思是怎么保住自己的命。

截止撤军之日,已经是崇祯二年九月初二,截止己巳之变还剩一个月时间。

这一天天的,不是打仗就是在打仗路上,根本没有多的时间操练兵马,准备情报后勤工作。

哎,难搞哟。

大军来的时候浩浩荡荡,回去的时候也是浩浩荡荡。

其实这也不错,浩浩荡荡说明主力还在,没有在会州吃亏,相反还逼得鞑子不敢进攻。至于虎墩兔是不是避实击虚,待大军走后再行动,那是另外一回事了。反正梅抚台此行是挣了不少功劳,斩获一千九百多具鞑子首级,王道台想再给他上眼药,就得多拿出点手段了。

九月中旬,从兰州出师的将近三万兵马陆续返回,各回营区休整不提。这个时候,朝廷派来的使者也已经等了半个月。盘几个月,户部各司终于把西陆军队的欠饷情况厘清了。

上个月,户部长官傅宗龙向内阁递交了《请准奏报河西山东山西七省处置补饷状》。

一共叁佰陆拾万预算,内阁审议之后全票通过,司礼监予以批准,随即六科印发公文,报送通政院下达各省各藩镇,谕令各地军政机要参照执行,都察院委派御史分赴各省监察。

宣府、大同、昌平、卢龙、登莱、东江、蓟镇、河西、麟州、山东、河南、陕西等欠饷情况比较严重的地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一下全发肯定不现实,毕竟赤字那么大。

河西诸军,欠饷最离谱的,有万历末年的工资单。人均大概二十叁两银子、五匹蜀地小练、八十斤山西粗盐、五十斤福建新茶、两套棉冬衣、十方贵州腊肉、二十斗陈米的样子。

不算多,但也绝对不少,有些人的欠薪,这回是一次性得到了解决。

从发放的这些财货也能看出来,朝廷确实下了功夫,不少都是地方转移支付。比如士兵们拿到手的五匹绢,是成都织造局筹措的,腊肉是贵州巡抚弄的,盐是山西巡盐司拨的。

棉衣是东南诸府生产的,户部直接下单批量采购。

士兵们拿到手的陈米是在湖广、江西、河北等地富庶大府官仓里抽调的,以漕运集中输送到汴州囤积,然后发运到洛阳分流,再经蒲州逆渡黄河进入麟州,最后陆路入凉。

一句话,真不容易。

在此,我们要感谢勇敢造反讨薪的固原军、延安军、麟州军、卢龙军、大同军。在此,我们要感谢劫掠自养的皮藩、凉藩、岐藩、秦藩、夏藩。在此,我们还要感谢坚持为士兵发声的户部总理傅宗龙、内阁大臣成基命、军部长官王永光以及新饷科度支司等部门的领导。

朝廷这年月,财政上并不宽裕,甚至可以说是债台高筑,朝廷不是收不来税,而是收上来的银子补不上窟窿。比如最严重的军队欠饷官员欠俸宗室欠禄问题,不少是从万历末年就开始的陈年烂账,本届内阁现在是在给前几届政府收拾烂摊子,心情也都是难受且愤怒。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北京依然分出了相当一部分预算给到军队,也是挺不容易。

李师道的武威军当然也领到了工资,包括暂时归他统领的临洮士卒。

拿到心心念念的工资,大伙儿都非常开心啊。

没说的,吃席!

一连好几天晚上,武威军大营都是灯火通明,炖肉的炖肉,杀鸡的杀鸡,洗猪蹄的洗猪蹄,买白菜的买菜,和面的和面,每个人都是笑嘻嘻的,平时喜欢闹事的也没了动静。

好在兰州就在丝路上,物产商品丰富。

只要有钱,什么都买得到。

李师道作为大帅,在军中到处白嫖了好几顿。

吃喝的同时,李师道也没忘记办事,军饷下来当天就让吴少诚和李光颜点了兵马,押运大批财货回武威给战死士卒发抚恤,答应弟兄们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这是李师道的原则。

说了不做,说那作甚?

其他的,李师道还请了一些读书人来军营,让他们帮士兵写家信,士兵们口述,他们笔录加润色,家信写好就连同士兵要捎回家的物资一起打包,然后送到驿传司分拣上路。

有钱不能光自己花,还得给家人寄嘞。

听说要写信,士兵们都很激动,欢呼雀跃的样子,真是令人感慨。

另外,李师道还抓到了几个拿到军饷之后什么也不干,穿得人模狗样的,拿着银子装大款,在风月场所跟姑娘深入交流或者在各类高档会所赌博消费的混账。

李师道没说的,直接把这十几个混账抓起来打了个半死,在校场上吊了一个通宵。

对了,最近还发生了一件大事。

那就是梅之焕携大胜之威,下令诛杀之前叛乱的姚之夔的三十七名亲兵的家族数百口。一时间兰州震动,人心惶惶。动手的并不是李师道,因为他三番五次劝谏梅之焕不要这么做,让抚台心里很不爽,这事他最终交给了亲信孙怀忠去办。

梅之焕的亲军现已扩充至五百多人,都是虎狼桀骜之士,杀起人来毫不手软,那三十多家人,上至老人,下至孩童,皆被杀戮一空,家财亦被赏赐给了这些人,李师道听说后,颇觉不适。文官的武夫做派,太绝了。

平静的日子一直持续到重阳,事情倒也不是很多。

一是操练兵马,现在多了固原那帮人,加上梅之焕让他代管的七千临洮兵,李师道怀疑武威军战斗力下滑厉害,因此训练抓得很紧。友军三日甚至七日一操,武威军却是日日出操。

雷打不动,就是沙尘暴来了,早上也照常列队操练。

第二件事就是读书,这是非常重要的,李师道要做的是政客型军阀,没文化怎么行?没文化将来就会被知识分子带偏思路,况且他现在几乎就是个半文盲,都不敢附庸风雅。

最后当然就是精进个人武功了,绝对强横的个人武力是李师道的安全感所在,什么火器兵法政治都要往后站。因为李师道很清楚,他能当上这个凉州总兵,个人武力是重要原因。

没有强横的个人武力,他在战场上就杀不了那么多敌人。这样就没有足够战功,官职也就升不上来。李师道很感谢命运的馈赠,这次穿越赐予了自己一副强健高大剽壮的体魄。

九月二十二,吴少诚回来了,顺利完成任务,抚恤金挨家挨户送上门。

此时贺兰山前线又有消息传来,鞑子数千铁骑再次西进,绕过明军重点防御的坚城,四处抄掠乡野,一度再次光顾会州附近。会州出动骑兵与其交战,结果大败,损失数百骑。

目前又龟缩了起来,并向兰州方面求救。

梅之焕闻讯大怒,命大将黄显维率一万三马步军北上讨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