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章 受审(2 / 2)

加入书签

“贼响马!这些也是你能看的吗?再看剜了你的眼珠子!”

皮鞭抽在李师道脸上,立时便是一道血痕,疼得李师道直歪嘴。

李师道没吭声,乖乖低下了头,不过还是继续用余光观察这座三边牙院。

这座牙院的布局与一般县衙府台一样,都是前衙后院的格局,前衙是供各牙官吏处理日常公务的,后院则是他们生活起居的地方,只不过官署是合院分房,互不同堂办事。

另外还有一处不同,这座牙院辟有一个小校场,四周的兵器架子上摆放着各种兵器,李师道知道明末卫军崩坏,军户逃籍严重,留下的也多是被军官层层压榨的佃户,明末真正有战斗力的是边军,也就是募来的雇佣军,在这些边军之中,最强的则是总兵副将的家丁。

这些士兵是武将的私兵,类似唐末五代的牙军,作战时最为勇猛,但也存在着唯知其将之恩威而不知天子朝廷的问题,另外总督巡抚组建的标营也是一支颇具战斗力的军队。

就说这三边总督杨肇基标下,就有一支能征善战的标营,兵额在七千人左右,如今三边流寇响马四起,各地边军躁动不安,杨肇基自然能够感受到压力,平日里不但组织乡勇训练,更是把这七千总督标营武士锤炼得跟铜铸铁打一般,历史上己巳之变爆发后,被朝廷猜忌解除总督职务赋闲在家的杨肇基闻讯大怒,在老家登高振臂一呼,昔日旧部便赢粮而景从。

杨肇基敢在蓟镇硬刚黄台吉,就是靠的这支私兵。

当然,这也就能知道,为什么他会被朝廷猜忌继而解除总督职务了。

幸好这老东西要不了多久就罢官了,否则李师道到时候造反就是自取灭亡了。

“贼响马!快走!”

武士连打带踹,带着李师道一路到了部堂。

牙前跪满了人,都是跟李师道一样的被官军认定的寇首。

陕西响马也不止李师道一伙,还有一队来自固原的逃籍边军,在靖边县奸淫掳掠为非作歹一月有余,消息传到兰州,杨肇基命令标营骑卒半夜扫荡,逮捕这七十七个逃兵。

也是因为这伙兵匪,导致杨肇基下达了严打命令,李师道那天晚上才会一连遭遇数队半夜打着火把出来策马扫荡打秋风的官军骑兵,虽然躲过了前几波,最终却还是没有幸免。

最后一个寇首李师道被带到牙前打跪在地上后,各衙官员便端正坐定。

灰衣判官举起震山河,猛地往案上一拍,喝道:“升堂!”

什么震山河,其实也就是一方木头,跟惊堂木是一个东西,作为大明律的解释执行者,给与惊堂木一个响亮的名字也才可以显示出皇家威仪,震山河一声巨响之后,牙前武士各自上前捉住寇首,防止响马突然作乱,堂下皂隶则打起升堂鼓,唱道:“判令,升堂!”

善恶诸司,功曹法吏,牙内快帅,部院书记,道科值事,都各自打起精神,齐齐整整,分立两边,一切就位后,老判官环视左右,起身道:“现在依律开堂审理固原叛军顾弘文、延安响马李师道、会宁流寇段树恭人等三十七名寇首,省贴部文一概呈堂证供,按律斩首处绞刺配充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