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序(2 / 2)

加入书签

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太多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个也不例外。客观讲,在这样一件事上,就维护明朝统治而言,主张救的不一定是忠臣,反对救的也未必就是奸臣,其中奥妙何处?要后来才知道。

极力主张救的是张居正,但户部三司和六科给事中们却闹翻了天。救?说得轻巧,你以为那是一句话?

辽东女真反叛,浙江倭寇进犯,光这两个项目就是一大笔钱,况且这回受灾的还不是一个省,是好几个省,真要去救,得花多少钱?为此内阁和各部院召开了数十场会议。

各方又吵又闹又打,打完架之后,中央的意见才勉强同步,救肯定是要救的,对于大明来说,这个也不算难,反正饿死病死了就没麻烦了,当然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皇帝要下诏赈灾,户部工部的高级官员们要联系粮食银两民夫。

当然了,自己趁机拿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

赈灾物品拨到各布政使司,地方长官们再留下点,之后是府、州、县。一层一层下来,到老百姓手里就剩谷壳了。

然后地方各级官员上书向皇帝谢恩,照例也要说些感谢天恩的话,并把历史上的尧舜禹汤与皇上比较一下,皇帝看到这些报告后,深感自己做了大好事,于是就在心中给自己记上一笔。皆大欢喜,皆大欢喜,大家都很满意。

但是很可惜,在这一次的救灾行动中,皆大不欢喜。

根据国情决定国策的原理,朝廷没拿出一文钱赈灾,只是下诏减免了灾区百姓的田租:“这部分田租你们就不用交了,留着自己吃饭吧。”

这几十万老百姓都成奄奄待毙的流民了,朝廷想收他们的田租也收不到啊。

减免田租,减免了寂寞。赈灾赈灾,赈了个空气。

面对沸腾的老百姓,朝廷很不高兴,我都免了你们的田租了,你们还要闹事,真是刁民。

面对只是一纸免租空文的中央,各地方政府也非常不高兴,中央不拨款,咱们上哪里发财去?老百姓也很不满意,很多人都不满意,李自成肯定是最不满意的那个。

灾难到来后,李自成的家人都饿死了,父母带着他逃离了长峁鄢老家,来到李家站给艾举人当佃农,没过多久,父亲就因为劳累过度去世,失去顶梁柱的家庭无疑更加艰难。

为了养活儿女,李自成的母亲扛起了担子,但她一个人显然难以承受这样的重担,在丈夫去世后不久,她也随着丈夫去了,这一年,李自成18岁,全家就剩他一个人了。

家对于这个少年来说,只是一堆堆坟墓,除了侄子李过,这个家庭已经没有了其他成员。

18岁的李自成眼睁睁的看着他的亲人一个一个死去,而他却无能为力,人世间最深沉的痛苦莫过于此,他唯一的宣泄方式是哭,可是哭完了,他还要面对一个重要的问题——要埋葬他的父母,可是他没有钱买棺材、寿衣、纸钱、坟地,他只能去找地主艾举人,求艾举人看在我给你放了这么多年牛的份上,找个地方埋了我爹,艾举人很爽快的拒绝了他。

原因简单,你爹娘死了,关我何事?

你给我放牛,我也给你饭吃了。

李自成没有办法,只能和他的侄子李过用草席盖着母亲的尸体,然后用门板抬着到处走,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地方埋葬母亲,可是天下虽大,到处都是土地,却没有一块属于他。

看着可怜的李自成,艾举人可能是心软了,他鬼使神差一般叫住了李自成。

经过友好协商,艾举人给李自成借了一笔高利贷,用作李自成母亲的安葬费用。李自成非常高兴,跪在地上给艾举人磕头,母亲入土为安之后,李自成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

何去何从?

继续给艾举人放牛吗?

仅仅只是放牛这份工作,他一辈子都还不上高利贷,此时的李自成能想明白这个问题,艾举人当然也可以。

为了防止李自成哪天悄悄跑路,艾举人动用了自己的社交关系,给李自成找了一份高薪工作——去他朋友主管的驿站上班,这份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养马,有时候也送送公文。

为了有饭吃,为了还上高利贷,李自成决定背井离乡去银川当驿卒。

然而没过多久,新皇帝就开始对驿站进行改革,李自成所在的单位也接到了红头文件:“根据中央第一次财政会议精神,你单位的编制薪酬要缩减到如下水平。”

从那天以后,李自成每天都能看到某位同事拎着行李落魄的离开驿站,李自成时常都能听到同事讨论谁会是下一个被裁的,李自成也在想,明天是不是就轮到他自己了?

好在艾举人的关系非常硬,驿站领导对李自成这个走后门进来的小子没什么办法,可惜李自成犯了错,被领导抓住了机会,某一天出去公干的时候,他被人偷走了坐骑。

不但坐骑被偷了,挂在坐骑上的公文包也被偷走了,公文包里面有陕西布政使司和延安府发往某地的重要公文啊!

李自成哭了,边走边哭,他失魂落魄的回到驿站,向领导报告了这件事,领导非常生气,指着他的鼻子一通大骂,口水溅在他脸上,等到骂完了,领导就让他滚!

当天下午,李自成办了离职手续,手头工作也移交给了同事,然后去财务领了工资,带上行李就连夜回了老家。

上个月李自成刚从银川驿站失业回家,没等找到下一份工作,延安府征发戍兵的文件又到了,走投无路的李自成便卖了艾举人的牛,用这笔钱其中的一部分买来了不屯兵的机会。

至于他那可怜的堂哥李师道,因为拒不履行服役义务,被官差打了个半死,在床上躺了一天一夜都没动静,妹妹李十音以为哥哥要死了,昨天就开始四处央求亲戚借安葬费。

然而却不料,今天早上的时候,李师道却从床上坐了起来。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