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六十一章事了拂衣去(2 / 2)

加入书签

“也算不上,今天正好福柏回来了,正常是要在城里设宴的,既然你也赶在今日来,那就顺便...”

这时候一旁的赵福柏站起身来,一拱手道:“见过益王殿下。”

赵元楹却也还礼道:“咸阳郡王不必客气,都是同族兄弟,小弟还得叫你一声兄长呢...”

赵福柏虽然是远枝宗室,但雍王一脉一直坐镇关中,是太祖苗裔之中与当今帝室最为亲近的,而他又是雍王嫡长孙,日后世袭罔替,在大晋宗室亲王之中,自然位份极高。

所以即便是身为皇子亲王,在面对赵福柏这個郡王的时候,也是不敢慢待。

这个郡王,可是军功打出来的。

一番寒暄过后,赵元楹这边又从取出一份书信来,走到帅案前放下。

“姐夫,这是城阳姐姐给你的家书,我差点忘了恭喜你...喜得麟儿...”

一旁的四郎六郎以及赵福柏这个妹夫,都一脸喜气的拱手道:“恭喜兄长。”

傅津川一听,原本威严的脸上也多了几分柔和,不慌不忙的打开书信,去正是一封家书。

上个月的月中,城阳公主赵元殊生下一子,重七斤四两,母子平安。

取下小名叫蛮哥,至于大名,还等他这个父亲取呢。

看过书信的傅津川脸上更是多了几分笑意,随后又渐渐敛去。

将书信收好之后,傅津川这边正色道:“老六,如今山南道的战事可是十分吃紧?”

这边赵元楹一听,也收敛了笑意正色道:“的确有些吃紧,如今红莲军在山南道已有五万之数,听皇兄说他们议事所说,目前局势不容乐观,这才会让我英国公出马...”

傅津川略一思索,继续问道:“陛下和东宫哪里可还有什么吩咐?”

“陛下并没有什么交代,倒是皇兄让我跟姐夫多问问蜀中的情势,并嘱咐我多与刘长史商量...”

赵元楹是清楚他作为一个皇子亲王,来到蜀中主要就是来当个提线木偶的。

整个节府上下都是傅津川的人,且多数幕僚都是从扬州都督府开始就开始跟随的。.

而傅津川又是东宫的人,等于整个剑南节府就是东宫一系的亲信。

赵元楹之前又是没进过历练,也没处理过什么事务,来蜀中无非是象征意义更多。

一番寒暄过后,傅津川下令各部解散,大宴军中。

随后又带着赵元楹在营中四处转了转,为他引见各军将领,在各军将士面前露个脸。

等到日暮时分,一行人才回到节府。

傅津川带着赵元楹直接拉到了灯火通明的白虎节堂上。

“老六,这蜀中现在已经大体安稳了,我这几日就准备动身返京,你只要记得,政务交给刘长史,军务交给严仲武严同知,其余的诸事,不要多管,但要多看多想,明白吗?”

“放心吧姐夫,我明白。”赵元楹郑重应答道。

“蜀中诸事,日后自有人与你分说,我没什么在嘱咐你的,这是节度使的兵符和印信,蜀中就交给你了。”

说吧傅津川指了指帅案上的大印和兵符。

赵元楹看了看着两样东西,心中却有些东西仿佛被点燃了一样。

“明白。”

数日之后,剑南节府使武安侯傅津川率数百牙兵北去,踏上返京之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