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五十一章伴读之谊(2 / 2)

加入书签

“行了,这是节堂都别在这吵闹了,时间紧迫,你们该去收拾的就去收拾,各军也要开拔,少不得你们...闲话有空再续...”

“诺。”

众将齐声答道,严铤也准备一道出去,还没等走出大堂呢,这边傅津川就开口道:“严副帅留下,本帅这里还有事想上。”

严铤这边听到大帅留人,也立即停住脚步。

等众人散去,傅津川命人给严铤看座看茶,然后笑着问道:“严副帅,可是对于离开蜀中,有些不舍?”

严铤闻言,却是郑重答道:“回节帅,末将是蜀人,蜀人嘛,尤为恋乡,不过身为朝廷军将,自然是听令而行,一是为军,就要听一天的军令,况且这是圣上的旨意,也容不得严某不舍。”

傅津川拍手道:“说的好,我记得严副帅是跟着李武毅征讨过南蛮叛乱,立功颇多,由此受李武毅拣拔,后来虽然一直在蜀中为官,却一直跟卫国公府来往不绝?”

李武毅,指的自然是已故的老卫国公李世忠,谥号武毅。

严铤这边听到傅津川的问话,没有否认,而是很直率的坦诚了他跟卫国公府的关系。

“大帅说的不错,我的确是受李武毅知遇之恩,算是卫国公门下...当初这个都督同知的位置,还是武毅王提拔...”

傅津川听后点了点头:“我傅家与李家算是世交姻亲,我的嫡亲兄长就是李武毅的女婿,你既然是卫国公府门下自居,也算是半个自家人,我也就跟你有话直说了,老卫国公病逝江南,如今的卫国公在山南道领兵,李家如今在上京没有主事之人...”

“节帅莫不是想让我改换门庭?”

严铤没等傅津川说完就皱着眉问道。

傅津川听了却也没有见怪,而是笑道:“并无此意,只是与你严副帅也算有些袍泽之谊,你若在上京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可去寻我兄长,至于改换门庭之说,多虑了,我傅家门下,遍及军中,还没沦落道到要去惦记姻亲家的旧部...”

最后这句话,傅津川说的极为骄傲,直接给严铤说红了脸。他知道,眼前这位武安侯说的话,

没有半分吹嘘,遍及军中四个字只能说是名副其实。

“是末将孟浪了,请节帅恕罪。”

“没什么大不了的,本帅也很欣赏忠义之人,”

“多谢节帅。”

严铤这下脸更红了,这不是自己想窄了?随后告罪离去。

等严铤告辞以后傅津川坐回椅子上,拿出一信筏,在上面写上对严铤的一些评价,最为重要的是一个“可”字。

然后亲自将信筏装入信封,并用私印密封好。

严铤并不知道,只是他今天这一个态度,就给自己挣了一个前程。

因为这封信,会在半个月的长途跋涉之后,直达东宫太子殿下的书案上。

在傅津川诸多身份之中,国公府嫡派出身是他的底气,武安侯彰显军功,驸马都尉是皇亲国戚...

但大晋王朝有八个国公府,枝丫茂盛。

侯爵和驸马都尉更是有数十位之多。

但东宫伴读,只有四个。

无论多贵重的身份,都比不上简在帝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