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七十七章直言谏上(2 / 2)

加入书签

傅津川?摇摇头道:「简单的激将法是没用的,我那件血袍只是在他心里埋了一根刺,真正在让他迟疑的是,我军出城作战,他觉得若是阵战,定然能胜我,才会停下出击,把退兵的事直接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所以,我们要让他恼火的同时,还要看到能击败我们的机会和希望,只有这样他才会失去理智,令青唐大军停留下来...就像是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孤注一掷...」

「晋国人不会让我们走的,就跟疏勒城下一样。」

青唐军的大营里,一个梳着辫发的年轻人,穿着皮袍,手里攥着一把雪塞进嘴里吃掉。

然后突出一口凉气。

说话的人是论赞破的孙子论日煦,跟他站在一起的是拓跋戈。两人一同走在营门外附近。

拓跋戈听到论日煦的话之后皱了一下眉毛,然后问道:「在疏勒的时候,除了主动开门出击,傅津川还如何做的?」

论日煦听后踌躇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他送了大君一件礼物。还有一封信,那件礼物是我们顿兵在城下的时候,傅津川率铁骑突击时身披的锦袍,那一战傅津川毫发无损,却杀我青唐勇士数十人,锦袍上血迹斑斑,我还记得那封信的内容好像是:这件锦袍上面都是青唐忠勇之士的血,所以他不忍拭去,虽然是晋国人,但仍旧敬佩那些战士的忠勇之心...」

拓跋戈听完之后脸上有些愕然,这件此前事他并不清楚。

疏勒之战的时候只有大王子拓跋昊随军了,而这件事在大君的宫室之中一直都没有人敢谈起。

许多当事人也都讳莫如深,今天拓跋戈还是第一次知晓这件事。

这时候的他,才明白那一日论赞破为何会说那一番话。

晋军主帅武安侯傅津川未免也太可怕了,这简直是诛心啊。如此洞悉人心,简直就不像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倒像是论赞破这种老狐狸的狠辣手段。

而这件事是三年前,也就是说当时的傅津川还不满二十。

觉得有些沉闷的拓跋戈也学着论日煦一样,攥了一把雪塞津嘴里,想尽力让自己的头脑清醒一些。

「所以国相才会说,我们退不退兵,还得看傅津川的意思...若是求和呢?」

这句话让论日煦直接愕然,「求和?大君不可能同意吧...」

拓跋戈皱着眉道:「论日煦,你应该知道,大君虽然没说过,但现在我的兄弟之中,已经没有人能威胁到我,我拓跋戈,未来一定是红山宫的主人,青唐人的大君。所以,我不能看着青唐人把未来都埋葬在松州...」

论日煦听了以后不置可否,只是默默的看着拓跋戈。

「所以,我要劝谏他,退兵,求和。」

「就只是这样?」

「当然,这是我该做的事。」

论日煦不在言语。他最近跟拓跋戈这个未来的大君走的很近,也知道对方是个很有智慧的人。

并且不缺乏决断和勇气。

他很看好拓跋戈这个未来的大君,也相信青唐在他的手下可能会比现在更加强大。

但现在,他只是未来的大君。

而现在的大君,其实并不喜欢这个儿子。

但他的儿子之中

.

,唯一能够跟二王子抗衡的大王子已经被俘。所以,几乎所有人都在讨好二王子。

这也就让大君近来对二王子的态度很微妙。

说不上倚重,反而更多是提防。

如今二王子要劝大君退兵?还要求和?

虽然祖父论赞破开口劝说过了,但两人的身份不一样,得到的结果和回应自然也就不一样。

结果就是。

等到晚上的时候,全青唐大营都知道了,二王子拓跋戈以士卒损伤繁多,而久未建功,劝说大君退兵求和,被大君用鞭子抽打。

而这件事,让所有青唐士卒都在心里感念。

「二王子要是大君该多好啊。」

「对啊,二王子要是大君,一定会带咱们回家的,这吃又吃不饱,还得去送死的日子,什么时候才会结束啊...」

「小声点,被人奴牙郎听到了我们就都没命了...」

整个青唐军中因为这件事议论纷纷,甚至有许多将领和头人在二王子被鞭打之后立马就前去探望。

「这个逆子,我就应该杀了他,我就应该杀了他...」

听到拓跋十七的回报后,拓跋赤德简直是怒不可遏。但偏偏有些事他现在根本做不得。

「野利荣哥。仁多零丁,禹藏轮台,还有论赞破,拓跋阿吴,他们这些人可有去探望拓跋戈?」

拓跋十七摇了摇头道:「并没有。」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拓跋赤德点了点头,也稍微放下心来。

只要这些人没有跟拓跋戈串联起来,对他就没有威胁。

「不过...」

「不过什么?」

「野利荣哥和仁多零丁还有禹藏轮台,他们现在应该在一起吃肉喝酒。」

拓跋赤德轻哼道:「哼,他们有那天,没在一起喝酒?」

三个豪族族长在一起聚会,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至于他们在一起说什么,拓跋赤德不知道,但也能猜到。无非是如何一起跟他这个大君对抗。

拓跋十七总觉得好像有些什么不对,但是又说不明白只能是附和着点点头,不在言语。

「好了,你继续给我盯着拓跋戈,另外国相想要知道什么,你都可以告诉他,不用请示。」

「是。」

随着拓跋十七离开之后,拓跋赤德想起白日里拓跋戈跟自己进言所说的话。

「大君,我们这场仗已经没有胜算了,应该早日退兵,与晋国人求和,不然疏勒之事或许会重演...」

其实他并不是完全听不进去任何的意见,但那个一直好死不死的,提什么疏勒?

什么叫「疏勒之事或许会重演?」

难道他拓跋赤德就不可能击败晋国人,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拿下松州,直驱西川?

就只能灰熘熘的滚回西海高原,成为笑柄?

想到这里,他的脸色又变得铁青。

「轮不到你这个小崽子来教我做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