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六十五章拖字诀(2 / 2)

加入书签

虽然在军中,校尉不过是一团主官,统兵两百人到三百之间,但武散官之中,从九品到正六品,都是校尉和副尉。

杨行方心中喜悦,但嘴上仍然自谦道:“还得高兄你多多提点。”

“好说,好说。”

乐至县衙大堂,众人围着一张舆图,普州司马陈轼手指着地图为赵福柏以及感化军军使杨西烈,以及几位都虞侯讲解军情。

“前几日我与杨行方率军夜袭红莲军大营,敌营防备松懈,其所造攻城梯,大批帐篷,以及辎重都被焚毁,随后退军数十里之外,正处在安岳和乐至之间,我派斥候探查过,根据其营垒数量,可以估算大致在三万至四万人之间...”

“此外,安岳城中尚有内线,两日前红莲出兵,一部往陵州去,一部往梓州去,还有一部往乐至方向赶来。”

“还有上次夜袭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薛巨鳞不在军中...”

乐至和安岳不到百里,有什么风吹草动根本瞒不住人,想要知道红莲军的内部的决议很难,但了解起大致的动向,还是能够做到的。

而赵福柏听完了陈轼的话之后,并没有立即出声,而是看着地图思索起来。而感化军使杨西烈则继续问道。

“陈将军,却不知这几部人马大概人数?”

陈轼听后只能摇了摇头,“只知道都是数万人的规模,其他的内应也打探不到。而且贼众目前并未放弃安岳,留守的也有万余人,应该是想要以普州为后方,攻略梓州和陵州、简州,以打通西去益州成都的通道。”

“那各部领兵之人,可清楚?”

“往乐至方向来的人是方虬和薛巨鳞,南去陵州的是方蛟和庞知古,北去梓州的是张侠,留守的是方虹...”

杨西烈听后点了点头,一旁的赵福柏闻言道:“陈将军的风闻情报之事,用心了。”

陈轼听到赵福柏的夸赞之后,拱手致谢。

“普州失守之事,我已经在给节帅的军报之中解释过了,红莲势大,抵挡不住也是正常,但失地之过就是失地之过...不过此后你能退守婆娑山,稳住局面,又夜袭敌营,在我看来也算是功过相抵...”

陈轼听到“功过相抵”四个字后,心中是长出了一口气。虽然赵福柏不是能定他生死之人,但现在不追究,并且还给他立功的机会,就代表这是认可他的判断和决定。

而赵福柏的身份,在这里做出的决定,说过的话,事后节府肯定是会承认的。毕竟节帅武安侯那是人家的大舅子。

这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毕竟失地这罪过,是真的要人命的...

“多谢郡王。”

“不必客气,陈将军在失了安岳之后,还能有如此布置,也算是难得,节帅也是明事理之人,必然会清楚陈将军的苦心...”

“末将明白。”

暂时把事情揭过之后,赵福柏又指着地图道,“节帅率大军抵御青唐之后,红莲乘势作乱,已经聚拢十余万众,其目的自然是想要攻入成都,全据蜀中。此等乱匪,不仅目无王法,聚众作乱,现在又跟蛮夷勾结,真是罪大恶极...本王受节帅所托,守御蜀中,虽然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但总要顾全大局...”

“节帅此时正在率军与青唐十数万大军对峙,所以益州万不能乱,而简州陵州是益州门户,普州又是必经之路,是以,本王胸中虽然义愤填膺,却不得不相忍为国...”

众人一开始听到赵福柏康慨激昂,还以为他要率军主动出击,但等他说道正题的时候,这才意识到,原来这位郡王比他们想象中的要清醒沉稳的多。

他的布置简单的来说。

一个字,“稳”。

两个字,“固守”

三个字,“拖下去”

拖到他那位从来没打过败仗的大舅子回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